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女。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女。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这首诗出自《穆天子传》,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作者不详。它描绘了周穆王东巡,治理华夏大地,使万民得到平均待遇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周穆王治国理政能力的赞美与期待。
“予归东土”,开篇点明周穆王东巡的目的地,即中原地区。这里的“东土”泛指中原大地,象征着国家的核心区域。“和治诸夏”,说明周穆王在到达东土后,致力于和谐治理整个华夏地区,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仁德与智慧。“万民平均”,强调了周穆王在治理过程中追求公平正义,确保所有民众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这是古代理想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吾顾见女”,这句话表达了周穆王对自己治理成果的自信与期待,他相信自己能够看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比及三年”,意味着在三年的时间内,周穆王将完成他的治理计划,实现社会的全面复兴。“将复而野”,则预示着经过治理后的土地将重新焕发活力,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景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周穆王作为一位贤明君主的形象,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远见卓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贤明君主的颂扬。
有凤含灵文,五色正葳蕤。
矫翼西南天,流彩于滇池。
政成感神雀,荣名垂碧鸡。
非无圣人德,为祥不逮时。
歌舞乐尧年,梧竹表馀栖。
有子字鹓雏,阿阁朝见仪。
出者庆来章,处者颂黄离。
请看罗施国,处处生光辉。
昔我游漳河,遘子结欢好。
穆生携其醴,邃古恣搜讨。
及乎承平日,子壮予亦老。
朔风吹飞藿,倏忽辞中道。
为合长苦晚,为别长苦早。
蒲柳不待冬,引分就枯槁。
寄言和氏璧,斯世方共宝。
为照当有时,有光且自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