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遇乐.柳絮,和曹实庵》
《永遇乐.柳絮,和曹实庵》全文
清 / 宋荦   形式: 词  词牌: 永遇乐

望去非花,飘来疑雪,轻狂如许。

未作浮萍,已离深树。此际谁为主。

隋堤三月,几回翘首,一片漫天飞舞。

最堪怜、无根无蒂,总被东风弄汝。

踏歌魏女,离情多少,问道春光何处。

乍扑空帘,旋黏芳径,好倩莺衔取。

还思往日,鹅黄初染,变态顿分今古。

枉垂著、长条踠地,绾伊不住。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以柳絮自比,寄寓了作者的情感。"望去非花,飘来疑雪",形象地写出柳絮轻盈如雪花,难以分辨的情景。"未作浮萍,已离深树",暗示柳絮的飘泊不定,如同离别之人。"隋堤三月,几回翘首",表达了对柳絮的期待与眷恋,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最堪怜、无根无蒂,总被东风弄汝",流露出对柳絮命运的同情,它们无依无靠,只能任由东风摆布。"踏歌魏女,离情多少",借魏晋女子踏歌之典故,寄托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乍扑空帘,旋黏芳径",写柳絮忽而扑向窗户,忽而粘附于花径,生动描绘了其飘忽不定的状态。

"好倩莺衔取",希望有莺鸟能带走柳絮的哀愁,"还思往日,鹅黄初染",回忆起柳树初生时的嫩绿,感叹时光变迁。"变态顿分今古",感慨柳絮从鹅黄到飞絮的生命周期变化。最后,"枉垂著、长条踠地,绾伊不住",表达了对柳絮无法挽留的无奈,也暗含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以柳絮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宋荦

宋荦
朝代:清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猜你喜欢

圯桥忆子房

偶语犹弃市,一椎何自全。

秦皇十日索,不向圯桥边。

(0)

题云门六寺扇景

霜林护碧波,细雨湿寒蓑。

一曲耶溪棹,云深寺转多。

(0)

蓬巢饱山果,负子浴前溪。

啼冷巴东月,令人两泪凄。

(0)

山水画

云净月华明,江山各自清。

道人垂首坐,莫是听松声。

(0)

还家十韵

中外驱驰二十年,暂依桑梓息尘缘。

岂无薄禄终非计,幸已还家莫问田。

岁久先庐从敝甚,水边乔木故依然。

过从喜有贫亲戚,检理犹存旧简编。

千载秋风三径菊,一篙春水五湖船。

饭抄云子长腰米,羹煮银丝缩项鳊。

绕屋溪声林下乐,满窗花影日高眠。

晚于世味骎骎淡,静觉閒居事事贤。

作计已逃多辱外,收功能及未衰前。

只应今夜西斋梦,不到红云北斗边。

(0)

秋江晚归

流览山川幽意多,浑忘落日挂藤萝。

潮催客子还家棹,风送渔舟入浦歌。

深树烟披连翠幕,远峰云在失青螺。

临行笑指芙蓉发,明日还期倚杖过。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