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
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
绿荇千丝密,红蕖万朵稠。
琴尊约佳客,乘月泛归舟。
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
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
绿荇千丝密,红蕖万朵稠。
琴尊约佳客,乘月泛归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沧州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艺术造诣。
“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这两句开篇即勾勒出一个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水乡画面。沧州的风光被浓缩在诗人的笔下,以一种淡远的色彩呈现出来。“一片”二字,简洁明了,却也蕴含着无限的情趣。寒光湛碧流,则是对水景的精妙描绘,透露出水面上的波光粼粼以及那份清冷。
“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捕捉到了生命的活力。双鲤跃水,不仅展示了动态美,也是生机勃勃的象征。而“尽日采鸳浮”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欣赏。
“绿荇千丝密,红蕖万朵稠。”这里的景色描写达到了极致。绿荇与红蕖交织在一起,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色彩斑斓,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颂。
“琴尊约佳客,乘月泛归舟。”最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享受。琴尊约佳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愉悦心境。而“乘月泛归舟”则是一种超脱物外、回到自我的宁静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那份超凡脱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