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敦煌廿咏·其十一贞女台咏》
《敦煌廿咏·其十一贞女台咏》全文
唐 / 敦煌人作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贞女谁家女,孤标坐此台。

青蛾随月转,红粉向花开。

二八无人识,千秋已作灰。

洁身终不嫁,非为乏良媒。

(0)
翻译
哪户人家有这样贞洁的女子,独自坐在高台上显示出超凡脱俗的气质。
她的眉毛随着月光移动似乎在轻轻摆动,红润的脸色如同花朵绽放一般美丽。
虽然在十六岁的美好年华里无人认识她的美德,但她的名声却能流传千古,即便肉身已化为灰烬。
她保持自身的纯洁最终没有出嫁,并非是因为缺乏好的婚配对象。
注释
贞女:指坚守贞操的女子。
孤标:比喻人品清高,不同流合污。
坐此台:在此处指高洁的境界或实际的高台象征。
青蛾:形容女子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
月转:随着月亮的移动变化,形容时间的流逝或美貌的动态美。
红粉:古代对妇女的代称,这里特指美女的容颜。
花开:比喻美女的青春美貌如同盛开的花朵。
二八:古代指女子十六岁,代表青春年华。
无人识:没有人认识到或赏识她的内在美德。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指流传久远。
作灰:化为灰烬,比喻生命终结或肉体消亡。
洁身:保持自身的纯洁。
非为:并不是因为。
乏良媒:缺少好的婚姻介绍人或合适的婚配机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贞女的孤独与坚守。"贞女谁家女,孤标坐此台"一句,通过设问引出主角,强调其孤独无伴的状态,并且她坐在名为“贞女”的高台之上,这个环境似乎是她的归宿。"青蛾随月转,红粉向花开"二句则以生动形象表现了贞女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二八无人识,千秋已作灰"这两句诗表达了贞女的孤独与悲凉,她年轻貌美却无人识别,而岁月匆匆,她的存在已经被历史所湮没。接着的"洁身终不嫁,非为乏良媒"则揭示了她坚守贞操,不愿因缺乏好媒介而随便下嫁,这种决心和自我要求体现出贞女的高洁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强调了贞女的孤独、坚持与悲剧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女性贞节的赞美和同情。

作者介绍

敦煌人作品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风水洞

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

春尽桃花无处觅,空馀流水到人间。

(0)

读曾景建四诗

骚客诗翁死有灵,君行亦足慰飘零。

甫云来共长沙醉,原谓何如泽畔醒。

一瓣谁堪续香供,四诗今拟当埋名。

黄花红叶秋天晚,想见潇湘野鹜汀。

(0)

咏家史

荫资嘉木当知本,水馀甘泉必究源。

忆昔东昭分以后,相传瓜瓞世绵绵。

(0)

才是

忍看繁红委路尘,空馀野草绿无垠。

人生忧乐何终极,才是迎春又送春。

(0)

玉楼春

珠帘半下香销印。二月东风催柳信。

琵琶傍畔且寻思,鹦鹉前头休借问。

惊鸿过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

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

(0)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十四鱼罾

春水弄春沙,荡漾流不极。

笭箵苦难满,终日沙头客。

向暮卷空罾,棹歌菱浦北。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