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绝壁千寻尽相似。
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
绿树春娇明月峡,红花朝覆白云台。
台上朝云无定所,此中窕窈神仙女。
仙女盈盈仙骨飞,清容出没有光辉。
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
荆王梦里爱秾华,枕席初开红帐遮。
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
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绝壁千寻尽相似。
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
绿树春娇明月峡,红花朝覆白云台。
台上朝云无定所,此中窕窈神仙女。
仙女盈盈仙骨飞,清容出没有光辉。
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
荆王梦里爱秾华,枕席初开红帐遮。
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神奇色彩。开篇“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直接勾勒出巫山峻拔、险立的雄伟画面,而“绝壁千寻尽相似”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宏大与众多的景观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接着,“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中的“磕匝翠屏”形容巫山如同一幅生动的翠绿画卷,而“湘江碧水绕山来”则描写了水流蜿蜒、曲折,形成了一种自然与山岳交融的美景。
诗中随后又出现了“绿树春娇明月峡,红花朝覆白云台”的句子,这里通过鲜明对比的手法,将春天的生机与静谧的夜晚、红花盛开与飘逸的白云相互衬托,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而“台上朝云无定所,此中窕窈神仙女”则将这种自然美景与超凡脱俗的仙境联系起来,构建了一种人间与仙界交融的意境。接下来的“仙女盈盈仙骨飞,清容出没有光辉”进一步强调了仙女的神秘与高洁。
诗歌最后一部分,“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荆王梦里爱秾华,枕席初开红帐遮。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则以一种超现实的叙述手法,将巫山的景色与人的情感、梦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无比的情愫与深远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神仙仙境的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游吴兴不浅,真欲跨冥鸿。
岂畏海波险,自明禅性空。
柁楼瞻北斗,帆索张东风。
我欲江南去,音书却易通。
开池得双泉,因泉构华屋。
池中种菱荇,池上列花竹。
与春蘸新红,遇风摇净绿。
轻鸥自飞舞,纤鳞随出缩。
操舟往江海,端忧龙蜃触。
卷衣入山林,而防虎狼欲。
岂如一凭栏,俯仰快心目。
朝吟吟有馀,暮醉醉不足。
双泉长涓涓,比公享天禄。
公归民怀公,听我双泉曲。
官醪不许买,兵酝未尝得。
愁杀避俗翁,甘为独醒客。
缘何魏夫子,心仁生悯恻。
双壶辄分送,涸鳞被甘泽。
铛杓再施设,并欲醉君德。
百川供长虹,叱吒天地窄。
尽从秋水来,大笑问河伯。
胡为辨牛马,滟滟浮月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