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退院诗十四首·其九》
《退院诗十四首·其九》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寂寞湖山秋气清,欃枪日夜少人行。

野僧不识川原事,父老新传郡县名。

丹岫人归无信息,白门书去稍关情。

閒心亦有閒今古,历数兴衰感慨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日湖山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独特感悟。

首句“寂寞湖山秋气清”,开篇即以“寂寞”二字点出环境的空旷与宁静,加之“秋气清”三字,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淡泊与超然。接下来,“欃枪日夜少人行”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湖山比作战场,暗指战乱或动荡,而“少人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迹罕至的感慨。

“野僧不识川原事,父老新传郡县名”两句,通过对比野僧与父老的不同视角,揭示了自然与人事的相对性。野僧作为自然的观察者,或许更专注于眼前的山水,而父老则见证了地方名称的更迭,反映了社会变迁。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丹岫人归无信息,白门书去稍关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丹岫象征着遥远或不可触及的地方,人归无信息,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牵挂。而“白门书去稍关情”,则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他人离开后的书信往来,虽有联系,但情感已有所变化,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最后,“闲心亦有闲古今,历数兴衰感慨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情感。闲心不仅是指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更替的深刻反思。感慨生,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别希颜

后会难期别未轻,莫辞行李滞江城。
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
归路终知云外去,晴湖想见镜中行。
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

(0)

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冯夷百尺宫。
滟滪西蟠浑失地,长江东去正无穷。
徒闻吴女埋香玉,惟见沙鸥乱雪风。
往事凄微何足问,永安宫阙草莱中。
¤

(0)

九华山下夜泊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匡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0)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

倦鸟投枝已乱飞,林间暝色渐霏微。
春山日暮成孤坐,游子天涯正忆归。
古洞湿云含宿雨,碧溪明月弄清晖。
桃花不管人间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0)

化城寺(归越作)

化城高处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轻阴。
钵龙浮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
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0)

忆龙泉山(京师作)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