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烈花休树结阴,红牙贪调万黄金。
伯松不学陈遵饮,为识鸱夷是酒箴。
日烈花休树结阴,红牙贪调万黄金。
伯松不学陈遵饮,为识鸱夷是酒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在。"日烈花休树结阴"中的“日烈”指的是炎热的阳光,“花休”则是花朵盛开的样子,这两词交织出夏日里花木繁茂的情景。而“红牙贪调万黄金”中,“红牙”通常指的是美丽的马,"贪调"意味着这些骏马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着青草,这里的“万黄金”形容的是阳光下的草色和马群,给人以无比的繁华与富贵之感。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醉于这种表面的美好,接下来的"伯松不学陈遵饮"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伯松"指的是古代贤才伯夷、叔齐,他们以德行著称,而非饮食之乐;"陈遵"是唐朝的一位文学家,擅长饮酒赋诗,但这里似乎是在表明诗人不愿意效仿那些只懂得饮酒作乐的人。
最后的“为识鸱夷是酒箴”则更加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古代文化中,"鸱夷"是一种凶猛的鸟类,而这里作为比喻,用来表达诗人对于世间纷扰和物欲的警觉。"酒箴"意味着用酒来自我警醒,这里暗示了诗人通过饮酒来提醒自己保持清醒,防止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于内心修养和精神独立的追求。
昆城吴水三万顷,吴儿招我入溟涬。
举头看月月在顶,手弄荷花落天影。
酒酣起就船底眠,青天作衾毛骨冷。
龙女欲出听我歌,扇以凉飙吹梦醒。
初歌音蔟含清匀,忽然疾走衔枚军。
百怪发立皆惊奔,龙女舞翻巫峡云。
再歌壮以悲,凤凰背泣麟洲啼。
六月雪压昆崙低,我歌三发沧海裂。
绿水欲变黄尘热,龙女闻之悲哽咽。
旌旗忽动龙女归,金乌飞上若木枝。
暑炎如火炙我肌,嗟我老病力莫支,千金莫致南海犀。
沈书问龙女,遗我苍水璧。
与君乞取半湖白,归向高堂挂空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