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壕头入衡山界》
《壕头入衡山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乱木林中微有路,两山峡里欲无天。

前头似向夔州去,应有西川未了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otóuhéngshānjiè
sòng / xiàngānshì

luànlínzhōngwēiyǒuliǎngshānxiátiān

qiántóuxiàngkuízhōuyìngyǒu西chuānwèileyuán

注释
乱木林:茂密杂乱的树林。
微有路:隐约可见的小路。
两山峡:夹在两座山之间的峡谷。
欲无天:天空似乎被遮挡得几乎看不见。
前头:前方。
似向:似乎朝着。
夔州:古代的一个地名,今重庆奉节一带。
西川:古称,泛指四川西部地区。
未了缘:未尽的缘分或未完成的事情。
翻译
在乱木丛生的树林中隐约有一条小路
两座山峦之间的天空仿佛消失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径的画面。"乱木林中微有路",诗人笔下的山路在杂乱的树林中若隐若现,显得曲折而神秘,暗示着行进的艰难与探索的乐趣。"两山峡里欲无天"进一步强调了山势之险峻,仿佛天地被挤压在狭窄的峡谷之间,天空仅存一线,给人以压抑而壮丽的感觉。

"前头似向夔州去",诗人推测前方的道路似乎通往夔州,夔州位于四川东部,这里暗含着诗人旅行的目的地或心中的向往。"应有西川未了缘"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期待和对西川(四川)深厚的情感联系,可能意味着他有着未竟的缘分或使命,或者是对那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人生哲理,展现了宋人山水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七言西太乙宫致斋遣兴二首·其二

我来西郊始三日,超然便若与世违。

市朝乃在咫尺尔,况复万里沧浪归。

(0)

史院席上次首相吴公元韵

礼攽三事宴,史发两朝馀。

偶缀金闺彦,来紬石室书。

法良司马不,辞措子游欤。

盛事逢衰懒,重须读五车。

(0)

宁国院

杉松郁郁际青天,堂殿重重蘸碧泉。

山合不能遮日月,径深无碍入云烟。

弥陀佛建千人会,照律师来五戒传。

乘兴登临与僧话,分明水戏在帘前。

(0)

运司园亭十咏·其二玉溪堂

堂因水得名,方沼当其后。

漪澜荡榱桷,窗户挹花柳。

虫鱼不避人,鸥鹭若相友。

午枕夏簟凉,此乐亦奚有。

(0)

李师中待制挽词二首·其二

历阳相遇日,流落喜俱存。

不起骚人叹,唯知圣主恩。

蟹膏红满箸,蚁酒白盈尊。

岂谓江边别,深情不再论。

(0)

孙曼叔尚书挽词三首·其三

交分逾三绝,官联历四朝。

心知俱白首,接武近青霄。

逝水嗟何及,英魂恨莫招。

空悲柏城路,风雨暮萧萧。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