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燕赏潭洞,舒啸对云峰。
瀑泉飞下银汉,一水净涵空。
前度刘郎诗句,祗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
争似我吟赏,携酒屡从容。濯尘缨,挥羽扇,快薰风。
因思往古游者,清兴与今同。
泉石因人轻重,岘首名传千古,登览赖羊公。
陵谷有迁变,勋烈耀无穷。
游燕赏潭洞,舒啸对云峰。
瀑泉飞下银汉,一水净涵空。
前度刘郎诗句,祗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
争似我吟赏,携酒屡从容。濯尘缨,挥羽扇,快薰风。
因思往古游者,清兴与今同。
泉石因人轻重,岘首名传千古,登览赖羊公。
陵谷有迁变,勋烈耀无穷。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三》是曹冠所作,描绘了作者游历潭洞、瀑布飞流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游燕赏潭洞,舒啸对云峰”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游历山水,对着云峰发出啸声的场景,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的心态。
“瀑泉飞下银汉,一水净涵空”运用比喻,形容瀑布如银河倒挂,潭水清澈见底,空灵而壮观。接下来,“前度刘郎诗句,祗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借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表达对美景的向往,感叹自己未能亲身经历这样的胜境。
“争似我吟赏,携酒屡从容”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能亲自吟咏、把酒赏景的满足和惬意。下片转向对古人和历史的思考,“濯尘缨,挥羽扇,快薰风”描绘了在清风中洗涤心灵、挥洒自如的情境,暗含着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自我陶醉。
“因思往古游者,清兴与今同”表明无论古今,人们对山水的热爱和清雅之趣是相通的。接着,诗人提到岘首山的名胜,赞美羊公(指晋代名臣羊祜)的功绩,并借此感叹时光变迁和个人的短暂。“陵谷有迁变,勋烈耀无穷”揭示出尽管自然与人事都在变化,但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永垂不朽。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游历山水为线索,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出作者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