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胡御史寄茶兼简深明》
《谢胡御史寄茶兼简深明》全文
宋 / 晁冲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谏议茶犹寄,郎官迹已疏。

斜封三道印,不奉一行书。

会远长安去,终临顾渚居。

大江清见底,为问渴何如。

(0)
注释
谏议:劝谏。
茶:信件。
郎官:官员。
迹:踪迹。
疏:疏远。
斜封:盖有斜纹印记。
三道印:三个官印。
不奉:没有。
一行书:一封回信。
会远:即将远离。
长安:长安(古代中国首都)。
终临:最终选择。
顾渚居:顾渚(地名,以产茶著名)。
大江:大江。
清见底:清澈见底。
渴:干渴,此处比喻思念或情感上的空虚。
翻译
劝谏的信件还像茶一样传递着,但官员的踪迹已经疏远了。
他的官印上盖着斜封,一封回信也没有收到。
他即将远离长安,最终会选择隐居在顾渚这样的地方。
在那里,大江清澈见底,我只问你,离别后心中是否依旧干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作品,名为《谢胡御史寄茶兼简深明》。诗中通过对茶和书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渴望得到朋友的消息。

"谏议茶犹寄"一句直接点出了茶是朋友所赠,茶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物品,更承载着朋友之间的情意。"郎官迹已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眷恋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斜封三道印,不奉一行书",诗人通过描述密封的茶叶和缺失的书信,表达了对书信的渴望。三道印可能指的是官方或私人信件上的封印,而没有收到任何书信则让诗人感到有些孤独。

"会远长安去,终临顾渚居"显示出即将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江清见底,为问渴何如"则是诗人在面对壮阔的自然景观时,对内心深处的渴望进行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炼的意象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重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

作者介绍
晁冲之

晁冲之
朝代:宋   字:叔用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生辰:1094~1097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
猜你喜欢

闻钟

朝撞亦悤悤,暮撞亦悤悤。

销磨浮世事,都在数声中。

(0)

克让许寄酒,诗以趣之

春至遣怀惟恃酒,莫教花发酒来迟。

文章每与年俱进,世事还于老始知。

海岳几时吟雪梦,涔阳有约采兰期。

古音最爱朱弦曲,弹到高堂念别离。

(0)

留峡石朱山人家

桃熟许同朱老吃,却先桃熟为开樽。

白鱼入馔溪鳞足,紫茁堆盘野味存。

诗和渊明为我诵,酒沽若下劝人温。

迂疏且作须臾乐,从者何嫌久候门?

(0)

留别姻家吴子道理问

记得湖船醉夜深,交情何啻断黄金?

通家叙旧犹前日,把臂迎欢共此心。

秦女凤箫移别调,楚人芳草动微吟。

明年不待梧桐雨,来听高堂鼓瑟琴。

(0)

紫薇楼感事

太尉当年宴此楼,长绳直欲系清秋。

隔栏画舫是湖水,捲幔青山见越州。

叠鼓夜催诸将舞,高灯春照美人愁。

大夫司马今头白,不独登临感旧游。

(0)

雪溪船,为李勋赋

玉山自倒雪溪船,何似长安酒肆眠?

良夜竹声偏到耳,旧时月色不论钱。

佳儿出见诗能诵,好客来频榻懒悬。

更有落梅歌小妾,尽堪陶写尽馀年。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