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墙深敛戢,岣嵝类寒微。
位极公还命,名完世独归。
竟陵传大玉,台斗赋缁衣。
笠泽阴晴外,平芜带远矶。
循墙深敛戢,岣嵝类寒微。
位极公还命,名完世独归。
竟陵传大玉,台斗赋缁衣。
笠泽阴晴外,平芜带远矶。
这首诗是明代林俊所作的《哭三江宫傅(其一)》。诗中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循墙深敛戢”以墙为背景,暗示了哀悼的场景,敛戢则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压抑。接下来的“岣嵝类寒微”运用比喻,将逝者比作岣嵝山般的寒微,既突出了逝者的平凡,也暗含了对其品格的赞美。
“位极公还命,名完世独归”两句,是对逝者生前地位与名声的高度评价。位极人臣,却在关键时刻回归自然,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风骨;而其名声之完,不仅在世间流传,更彰显了其人格魅力的深远影响。
“竟陵传大玉,台斗赋缁衣”两句,通过具体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进一步赞颂逝者的品德与功绩。竟陵传大玉,可能是指其在某一领域或事务上的卓越贡献;台斗赋缁衣,则可能寓指其在道德修养或行为准则上的典范作用,缁衣常用来形容高洁的品行。
最后,“笠泽阴晴外,平芜带远矶”两句,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笠泽,可能指的是某个湖泊或水泽,阴晴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平芜与远矶,则构成了一幅辽阔而静谧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思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深情赞颂,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重阳佳节至,云水寄天涯。玄朋邀共饮、赏黄花。
特临雅会,南望翠烟霞。
极目岚光里,隐约依稀,瑞云深处仙家。
任陶陶、畅饮喧哗,觥泛笑擎夸。
樽前唯对酒、喜何加。浮金潋滟,默默采灵葩。
饮罢还重劝,不醉无归,月明初上窗纱。
云海蓬莱,风雾鬓鬟,不假梳掠。
仙衣捲尽云霓,方见宫腰纤弱。
心期得处,世间言语非真,海犀一点通寥廓。
无物比情浓,觅无情相博。离索。
晓来一枕,馀香酒病,赖花医却。
滟滟金尊,收拾新愁重酌。
片帆云影,载将无际关山,梦魂应被杨花觉。
梅子雨丝丝,满江干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