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栖荆棘,豺虎纷蓟幽。
倚枕难复寐,振衣上戍楼。
明月一何朗,万里关山秋。
商气凄肝脾,欲默不能留。
遂为变徵声,客子增离忧。
胡马惨不嘶,辽雁惊别愁。
平阳十万卒,乘夜旌旆收。
奚事三寸舌,一说定五州。
铜驼栖荆棘,豺虎纷蓟幽。
倚枕难复寐,振衣上戍楼。
明月一何朗,万里关山秋。
商气凄肝脾,欲默不能留。
遂为变徵声,客子增离忧。
胡马惨不嘶,辽雁惊别愁。
平阳十万卒,乘夜旌旆收。
奚事三寸舌,一说定五州。
这首诗描绘了刘越石在月夜登楼长啸的情景,充满了悲壮与豪情。开篇“铜驼栖荆棘,豺虎纷蓟幽”以荒凉破败的景象象征国家的衰败,暗喻时局动荡,危机四伏。接着“倚枕难复寐,振衣上戍楼”,诗人难以入眠,毅然登楼,表现其忧国忧民之心。
“明月一何朗,万里关山秋”描绘出月光如洗,万里江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肃穆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壮阔的意境。接下来“商气凄肝脾,欲默不能留”则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秋风的悲鸣,暗示内心的哀愁无法抑制。
“遂为变徵声,客子增离忧”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长啸的声音如同变徵之音,更增添了客居异乡的忧愁。接着“胡马惨不嘶,辽雁惊别愁”以动物的反应来衬托人的离愁别绪,形象生动。
最后“平阳十万卒,乘夜旌旆收”描述军队在夜晚收兵的情景,与前文形成对比,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奚事三寸舌,一说定五州”则表达了诗人对口才和智慧力量的赞美,认为言语可以解决纷争,安定天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时局中寻求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珠林借羽。早缑馆梦阑,荒菭妨步。
似警翠眉,啼掩云罗谁愁侣。分明紫盖三清路。
剩辽海、斜阳教驻。负霜珍重,参差唤起,缟仙残舞。
凝伫。蓬台又远,乱芜外、懒数燕昏鹃暮。
迸恨故雌,一别兰岑婵娟误。新寒漫索金衣语。
尽惆怅、雕栏前度。明朝说共东坡,怨孤玉宇。
冷枝愁对,正文园病后,秋怀无著。
一眴冰霜天地窄,芳性肯随摇落。
蕊细留香,叶残伴影,瓶几朝寒薄。
老来陶令,岸巾风趣如昨。
回首旧径都非,冬屏敛笑,羞共新梅索。
惜取过时颜色在,谙尽雪欺风虐。
晚节谁珍,孤情易谢,憔悴同高阁。
漫辞簪鬓,客心迟暮堪托。
顾盼雄姿,数马槊、当今谁比。
论富贵、刀头取办,只应如此。
十载诗书何所用,如吾老死沟中耳。
愿君侯、誓志扫秦关,如江水。烽火静,淮淝垒。
甲第起,长安里。尚轻它绛灌,何知程李。
挥麈休谭边塞事,封侯拂袖归田里。
待公卿、置酒上东门,功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