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须半卷,是月圆时候。六角屏山嫩凉逗。
正心经诵罢,眉史修成,漫惹起、竹里春愁盈袖。
画阑袖手处,私语多时,酒畔回眸更消受。
买得七香丝,除却平原,算只有、婵娟堪绣。
到烟雨迷离送归帆,怕指点红楼,一灯如豆。
虾须半卷,是月圆时候。六角屏山嫩凉逗。
正心经诵罢,眉史修成,漫惹起、竹里春愁盈袖。
画阑袖手处,私语多时,酒畔回眸更消受。
买得七香丝,除却平原,算只有、婵娟堪绣。
到烟雨迷离送归帆,怕指点红楼,一灯如豆。
这首《洞仙歌(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虾须半卷,是月圆时候",形象地写出月光透过半卷的帘幕洒落,暗示着团圆与宁静。"六角屏山嫩凉逗",通过六角屏风和微凉的触感,传达出秋夜的清新与寂静。
"心经诵罢,眉史修成",诗人可能在修行或阅读中度过时光,但"竹里春愁盈袖"又透露出淡淡的忧思,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是对世事的感慨。接下来,"画阑袖手处,私语多时",描述了诗人独自在栏杆边沉思,似乎在回味与某人过去的交谈。
"酒畔回眸更消受",借酒消愁,每一次回首都更加增添离愁。"买得七香丝,除却平原,算只有、婵娟堪绣",诗人试图用七香丝线编织美好回忆,将月亮比喻为唯一的美好,寄托对远方的向往。
最后,"烟雨迷离送归帆,怕指点红楼,一灯如豆",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离别场景,烟雨朦胧中目送归舟远去,担心远方的人只能在微弱的灯火下度日,表达了深深的牵挂和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烽烟漠漠昏芳甸,千条新柳当春见。
遥忆高楼万里人,晓来坐听娇莺啭。
高楼南望已沾巾,妾梦还伤塞北春。
去年此日相思树,今日今年肠断人。
别来不觉春光蚤,春光减尽朱颜老。
妆台明镜倚春云,陌上雕鞍映青草。
可惜青青掩画楼,狂夫何事觅封侯。
开帘怕见杨花落,化作浮萍逐水流。
结茅就僻境,盘曲下平地。
启牖纳日暄,抱膝可假寐。
入春尚凝寒,屋头余雪积。
拥炉寡朋俦,折梅代把臂。
案书与瓶花,间杂无行次。
抽书惟信手,看花亦随意。
书到赏心时,花香忽入鼻。
欣然有至乐,举觞得一醉。
醉醒总自适,脱屣遗名利。
为语风尘客,谁能领此致。
高人素有山水癖,抱树作堂依先构。
柯皮垂髯比龙虬,参天黛色射星宿。
南望平畴绿野开,炯炯芊芊水满隈。
大江绕郭四十里,人烟北辏越王台。
四时佳景一盼收,最喜春和及清秋。
明蟾曳练碧如画,东风吹拂翠光浮。
有时烟雨淡天半,流云飞喷入高楼。
亭宇玲珑分四面,气候温凉随节变。
恋巢好鸟不归山,名花别种丽葱茜。
过客闻知园林好,停车每爱踏芳草。
主人肴酒相为将,题咏缤纷粲霞藻。
顾谓善手写辋川,一幅嘉陵海内传。
携此东西复南北,方壶随侍左右侧。
名园未识景何如,请君披卷看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