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
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
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秋日忆故园》。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回忆起故乡的情景,充满了对故园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句“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诗人以“素得”二字开篇,表达了他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深切感受,仿佛那里的趣味与美景,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接着,“远如南涧阿”一句,将故乡比作南涧阿,南涧阿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或某种特定的景观,通过这个比喻,诗人形象地表达了对故乡美好景色的向往和怀念。
接下来的“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秋天的景象。众芳的聚集,意味着秋天丰收的季节,而啼鸟的增多,则是自然界的生动表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故乡秋天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则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竹林,饮酒赋诗的情景。这里的“不及晦”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变迁的感慨。“屡当歌”则表明了诗人借酒抒怀,以诗歌表达内心情感的状态。这一场景充满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十年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对故乡的怀念却依然强烈,无法排解。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故乡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回忆空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怀念与情感的深度。
天涯流落从征西,寒盟辜负梅花溪。
昔年学道颇得趣,鱼兔入手忘筌蹄。
残编断简披庄子,日日须当诵秋水。
谁知海若无津涯,河伯源流止于此。
人閒酱缶纸数重,太玄强草嗤扬雄。
高卧蒿莱傲唐室,清风千古独王通。
曲者自曲直者直,何必区区较绳尺。
一笔划断闲是非,万事都忘乐岑寂。
功名半纸几字行,竞羡成绩书太常。
只知牢筴飨刍豢,不思临刃心悲惶。
何如打坐蒲团上,参透升平本无象。
一瓶一钵更无馀,容膝禅庵仅方丈。
从教人笑彻骨穷,生涯原与千圣同。
鸟道虽玄功尚在,不如行取无功功。
归来踏破澄潭月,大冶洪炉飞片雪。
且听石女鸣巴歌,万里一团无孔铁。
《复用前韵唱玄》【元·耶律楚材】天涯流落从征西,寒盟辜负梅花溪。昔年学道颇得趣,鱼兔入手忘筌蹄。残编断简披庄子,日日须当诵秋水。谁知海若无津涯,河伯源流止于此。人閒酱缶纸数重,太玄强草嗤扬雄。高卧蒿莱傲唐室,清风千古独王通。曲者自曲直者直,何必区区较绳尺。一笔划断闲是非,万事都忘乐岑寂。功名半纸几字行,竞羡成绩书太常。只知牢筴飨刍豢,不思临刃心悲惶。何如打坐蒲团上,参透升平本无象。一瓶一钵更无馀,容膝禅庵仅方丈。从教人笑彻骨穷,生涯原与千圣同。鸟道虽玄功尚在,不如行取无功功。归来踏破澄潭月,大冶洪炉飞片雪。且听石女鸣巴歌,万里一团无孔铁。
https://shici.929r.com/shici/XtQAqSB.html
出门听松泉,尘心一以洗。
入门闻丝桐,又欲洗尘耳。
幽人在东斋,见之殊可喜。
悠然太古心,静探玄精理。
一弄风泠泠,再弄溪泚泚。
但言少知音,振衣张拱起。
孰知伯牙心,荡荡在流水。
岂若齐王竽,仅谐东里鄙。
听香亭畔春风起,吹折琼花三两蕊。
烟梢留宿白云飞,横渡溪桥归海屿。
雪消南国近黄昏,月照前村半江水。
五更霜重玉容寒,吟翁睡足茅屋底。
梦中非我亦非梅,非鼻非心复非耳。
但见芬芳遍太虚,唯聆馥郁周寰宇。
幽香和冻堕琴床,旖旎肝肠熏骨髓。
胸次峥嵘妙莫窥,襟怀洒落奇无比。
醉后频惊往事空,醒来倍觉吾庐美。
疏影横斜涧沼中,韶光浩荡乾坤里。
雌蝶雄蜂浪自狂,山猿野鹤深相嘻。
画角高酣兴不孤,玉箫婉娩情难已。
雾钥江南去路迷,罗浮望断知何许。
拟祛声迹绝闻尘,汲引深情为君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