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其四》
《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曾仕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削迹归何晚,排阍死不辞。

卧苫黄阁日,疏草白云司。

戌远身仍锢,天高哭岂知。

世人那免忌,吾道转堪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曾仕鉴所作的《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沈比部被贬谪戍边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首句“削迹归何晚”,以“削迹”形容友人的隐退或被贬之境,感叹其归隐或遭贬谪为何来得如此之晚,暗含了对友人命运多舛的感慨。接着“排阍死不辞”一句,借“排阍”(排击朝廷)表达对友人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遭受的不公待遇和牺牲精神。

“卧苫黄阁日,疏草白云司”描绘了友人在黄阁(古代官署名)工作时的生活情景,通过“卧苫”(睡在草席上)和“疏草白云司”(管理稀疏的草地和白云)的细节,展现了友人生活的简朴和清贫,同时也寓意着他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

“戌远身仍锢,天高哭岂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被远戍边疆、远离家乡的悲凉之情,以及在这种孤独和艰难环境下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最后一句“世人那免忌,吾道转堪疑”则流露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坚持正道、不为世俗所动摇的敬佩与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其高尚人格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于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曾仕鉴
朝代:明   字:明吾   籍贯:南海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猜你喜欢

赠张赣州致仕还吴次达夫韵

田园旧在海东头,海上新归张翰舟。

种菊不辞三径晚,采莼将及五湖秋。

人情历尽惟看奕,世事忘来独好楼。

剩有著书心尚在,知君原不为穷愁。

(0)

贺金翁夫妇双寿诗翁举人子韶庠生子声之父也

金家兄弟早空群,倚马便作万言文。

玉树辉辉照前后,弱冠英名在人口。

黉舍同游愧我先,相见每称吾小友。

曾遌而翁好避諠,隐身西郭如乡村。

一生爱诵远公偈,累岁不识县令门。

夫妇齐年人共羡,九月开筵对归雁。

请看二子接翅飞,好将文绣作斑衣。

(0)

壬子陆生南阳褚生滔赴试与之叙别不觉坐至夜分因作二首·其一

齿长愧一日,经传在两生。

摄衣常共席,连茹亦同征。

夜露澄杯气,秋河澹月明。

忘言吾已久,款款见深情。

(0)

泊淮上作

枫林望尽见苍山,桐柏飞流入楚关。

潮散海门孤岛出,月明渡口数帆还。

客梦祗惊青琐远,沧波长羡白鸥闲。

闻道淮南多桂树,朝来杖策一相攀。

(0)

次绪山韵五首·其一

闲楂一旦会消融,骤雨惊风过太空。

隐显从心无上下,险夷信步有西东。

感来定拟初张弩,应罢还如未叩钟。

浩浩霄壤多少事,真机都在卷舒中。

(0)

走笔题扇送方恒谦行人之京

十年江海叹离群,才得逢君又送君。

明日高楼凝望处,几重山水几重云。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