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嗟离乱,飘零未有涯。
客愁连雁影,乡梦落镫花。
晓月宁留夜,孤云何处家。
茫茫隔烟水,秋色上蒹葭。
不独嗟离乱,飘零未有涯。
客愁连雁影,乡梦落镫花。
晓月宁留夜,孤云何处家。
茫茫隔烟水,秋色上蒹葭。
这首清代诗人王隼的《咏怀(其二)》描绘了诗人在动荡离乱中的孤独飘零之感。首句"不独嗟离乱,飘零未有涯"直接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飘零未有涯"暗示了漂泊无定的生涯没有尽头。
接下来的两句"客愁连雁影,乡梦落镫花"通过客居异乡的游子,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雁影象征着远方的家乡和亲友,而"乡梦落镫花"则形象地写出梦境中故乡景色如灯火般短暂而美好。
"晓月宁留夜,孤云何处家"进一步深化了孤独和思乡的主题,晓月不愿停留夜晚,暗示时光流逝,而孤云无处归宿,寓言了诗人的漂泊无依。最后两句"茫茫隔烟水,秋色上蒹葭"以景结情,描绘出一片迷茫的秋水之上,蒹葭丛生,象征着诗人与故乡的遥远距离,以及深深的秋意,增添了悲凉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离乱时世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钓船归。正红情露重,绿意花迷。
一群纤翅化身,浑食胭脂。
莲娃斗影,为采香,新换罗衣。人外忽地纷披。
鸳鸯结伴,翡翠齐飞。
百样都成劫运,叹网罗空误,刀俎群挥。
水乡诗味,晚凉空饷深闺。
小名先好,胜陶庄黄雀堪思。良夜酌向琼杯。
桐花凤子,来世仙期。
松架满庭芳,嫩晴天、隐映多罗窗晓。
璎珞一团云,蜂声闹、苔上凤靴人扫。
玲珑透雨,淡阴筛出明珠小。
描取影儿钗索外,胡蝶乱依芳草。
悬来串串春心,秋千下又数,花风过了。
寒食絮香羹,搀芳处、吹得沈郎钱到。东华梦渺。
金风亭长书幮悄。
何地龙蛇蟠瘦骨,前代紫金鱼少。
楚中唐勒,是景瑳朋辈,灵均弟子。
家在碧湘门外住,领略烟骚情思。
词卷鸣秋,酒杯问月,飘泊愁乡里。
歌离吊梦,才人通病如此。
因甚王粲从军,祢衡投刺,同倒天涯屐。
瘴水蛮花,枉题遍我辈,几行名字。
秋士伤心,夜郎搔首,四顾悲歌起。
布帆无恙,与君行且归矣。
甚霜低碍树,月暗围潮,催出黄昏。
么凤都难觅,只年时病鹤,苦抱篱根。
梨花片云摇绿,春到梦先温。
有端正窥窗,轻盈照水,数点愁痕。兰因。
共无据,倩玉笛凄凉,唤醒芳魂。
立马销凝处,记苔边老屋,竹外孤村。
东风又吹影事,愁老萼华身。
漫赢得、相思空山,翠羽啼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