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梦几时醒,华胥千万程。恨多情、何似无情。
为甚年来心绪恶,人静处、涕常零。
窗外月华明,窗中长叹声,要知心、惟有孤灯。
无限牢愁淘不尽,那更听、乱蛩鸣。
蝶梦几时醒,华胥千万程。恨多情、何似无情。
为甚年来心绪恶,人静处、涕常零。
窗外月华明,窗中长叹声,要知心、惟有孤灯。
无限牢愁淘不尽,那更听、乱蛩鸣。
这首词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蝶梦几时醒,华胥千万程",开篇以蝶梦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对现实的逃离。"恨多情、何似无情",则揭示了作者对情感纠葛的无奈,认为无情可能更为轻松。
"为甚年来心绪恶,人静处、涕常零",直接抒发了作者近年来心情恶劣,即使在寂静无人时也常常落泪,显示出内心深处的痛苦。"窗外月华明,窗中长叹声",通过明亮的月光和孤独的叹息,描绘出一幅寂寥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感。
"要知心、惟有孤灯",借孤灯象征内心的孤寂,强调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心境。"无限牢愁淘不尽,那更听、乱蛩鸣",最后两句,作者感叹愁苦无法消除,连秋夜的蟋蟀声都成了添愁的催化剂,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忧思。
整体来看,这首《唐多令·书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社会背景下个人情感的挣扎与无奈。
郊原浩荡,正夺目花光,动人春色。
白下长干佳丽最,寒食嬉游人物。
雾卷香轮,风嘶宝骑,云表歌声遏。
归来灯火,不知斗柄西揭。
六代当日繁华,幕天席地,醉拍江流窄。
游女人人争唱道,缓缓踏青阡陌。
乐事何穷,赏心无限,惟惜年光迫。
须臾聚散,人生真信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