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十五月食半轮》
《四月十五月食半轮》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明明三五夜,正好舞霓裳。

何处麒麟斗,翻为蟾兔伤。

宝奁愁半掩,桂影澹无光。

可是嫦娥懒,才成半面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十五日月食时半轮明月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明明三五夜”,以“明明”二字开篇,强调了夜晚的明亮,点出是月圆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日。接着“正好舞霓裳”,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正在舞蹈的霓裳,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如绸带般轻盈飘逸的美态。

“何处麒麟斗,翻为蟾兔伤。”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神话场景,将现实中的月食现象与古代传说中的“麒麟”和“蟾兔”联系起来,赋予了月食一种神秘而哀伤的色彩。“麒麟斗”可能象征着天界的争斗,“蟾兔伤”则暗示了月神的哀伤,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月食这一自然现象的感慨。

“宝奁愁半掩,桂影澹无光。”这里使用了“宝奁”这一女性化妆盒的意象,暗示月亮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因月食而感到忧愁,半掩其容,不愿示人。同时,“桂影”指的是月光下桂树的影子,此处形容月光黯淡,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进一步渲染了月食带来的阴郁氛围。

“可是嫦娥懒,才成半面妆。”最后一句以嫦娥(传说中居住在月宫的仙女)的形象,解释了为何月亮会呈现半轮的状态。诗人想象嫦娥因为懒惰,只画了一半的妆容,从而使得月亮也呈现出半轮的形态。这种幽默而富有想象力的结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食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哀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寄张子鱼二首·其一

张衡吾畏友,今已赋归田。

谗口虽三至,嘉名每独全。

剑分终自合,宝弃复谁怜。

道远无由晤,含悽寄此篇。

(0)

送张都阃致仕归二首·其二

尔家淮海曲,秋日赋归来。

戎服本儒行,将军今老莱。

旧谙司马法,兼有季鹰才。

宝剑君长拭,无令染绿苔。

(0)

夕渡访友人

暝色满晴川,幽人何处边。

山腰翻落照,水面没遥天。

贾爨滩烟合,渔归岸火悬。

剡溪今夜棹,乘兴未言旋。

(0)

张子鱼过访

故人天上至,清宴夜深开。

泽畔微芳度,江皋暝色回。

枫林停翠幰,月岸拥金罍。

正苦欢娱逼,无令候吏催。

(0)

送顾医

潦倒文园客,淹留顾虎头。

我看方士传,君向古人求。

药裹春心满,风帆晚浪收。

匡庐傍南斗,归作采芝游。

(0)

马侍御见访山中·其二

一辞金马籍,甘老白云岑。

喜子今持斧,怜予此盍簪。

各天晤不数,末路契逾深。

徙倚庭前树,栖乌欲满林。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