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弁千峰倚天碧,上有修筠材可篴。
月明三弄面巉岩,惊起哀猿啼峭壁。
儿童斲石攒青瑶,寒林萧萧吹堕樵。
坐令结习落幽梦,芒鞋竹杖归路遥。
觉来只影徒相守,哦子清诗笔如口。
眼中何必小玲珑,仿像九疑当户牖。
神丹已失大江漘,谁与安期追后尘。
分天隔日不可到,使我目断苍梧云。
峨弁千峰倚天碧,上有修筠材可篴。
月明三弄面巉岩,惊起哀猿啼峭壁。
儿童斲石攒青瑶,寒林萧萧吹堕樵。
坐令结习落幽梦,芒鞋竹杖归路遥。
觉来只影徒相守,哦子清诗笔如口。
眼中何必小玲珑,仿像九疑当户牖。
神丹已失大江漘,谁与安期追后尘。
分天隔日不可到,使我目断苍梧云。
这首诗描绘了九疑山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通过对山峰、岩石、月光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九疑山的雄伟与险峻,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情怀。
"峨弁千峰倚天碧"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展示了九疑山连绵不绝、直达云霄的壮观景色。"月明三弄面巉岩"则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险峻岩石,给人以神秘之感。
诗中还融入了对儿童斲石、寒林萧萧等生动场景的刻画,这些细节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
"坐令结习落幽梦,芒鞋竹杖归路遥"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是如何与大自然相融合,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九疑山的自然美景,而且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瑶峰玉树玛瑙坡,宝祐墨本来宣和。
天山羝乳纥干雀,此景此意将如何。
御笔中题福王字,生绡上遣龙图志。
凤山日永万机轻,廊庙几人同受赐。
天人想像冰雪颜,好文亦自非等閒。
诏书屡表濂洛辈,词翰却在陈隋间。
三百年来惊物换,散落尘寰充一玩。
摩挲为赋怀古篇,安得虹光射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