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从来未有官,一名须作佛名看。
彦伦北谷重归去,安石东山足旧欢。
常调几时趍凤阙,湛恩唯待立鸡竿。
胸中况是多奇蕴,自此阳春退苦寒。
白屋从来未有官,一名须作佛名看。
彦伦北谷重归去,安石东山足旧欢。
常调几时趍凤阙,湛恩唯待立鸡竿。
胸中况是多奇蕴,自此阳春退苦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白屋从来未有官,一名须作佛名看”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官职的淡然,以及对佛法的某种向往和敬仰之情。紧接着,“彦伦北谷重归去,安石东山足旧欢”则是对朋友彦伦和安石的思念,他们或许曾在北谷和东山有过美好的回忆。
诗中的“常调几时趍凤阙,湛恩唯待立鸡竿”可能是在提醒友人何时能够一同登临高处(凤阙),共赏自然之美,而“湛恩”可能是指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只等待着能够重逢。最后,“胸中况是多奇蕴,自此阳春退苦寒”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即将到来的温暖春天的期待,以及对过去苦寒日子的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珍视友谊的情怀。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自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