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中巳,进修净土须决志。
如喰甘露自知甜,且莫谤人道不是。
禺中巳,进修净土须决志。
如喰甘露自知甜,且莫谤人道不是。
这首诗是由唐代高僧道镜(也被称为善导)所作,名为《修西方十二时·其四》。诗中蕴含了净土宗的修行理念和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
“禺中巳,进修净土须决志。”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持净土法门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古代,禺指的是一天中的辰时(早上7点至9点),而“巳”则是午后11点至下午1点之间。此处“禺中巳”可能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时间节点,都在提醒修行者须有决心,持续不懈地修持净土法门。
“如喰甘露自知甜,且莫谤人道不是。”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境界:就像品尝甘美的甘露一般,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同时,也在告诫世人,不要轻易贬低或怀疑他人的修行道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和体验的方式。
整首诗透露出净土宗强调的心念佛、口称佛名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信仰之路上的坚持与宽容。
明妃绝色世无邻,粉黛那数三千人。
咫尺宫门接前殿,君王只向图中见。
当时自恃如花容,美丑谁知由画工。
单于日近汉日远,万里风沙魂不返。
琵琶马上再三弹,翠袖朝啼关塞寒。
皓齿明眸葬胡地,千秋遗曲犹悲酸。
燕支暮云白浩浩,胡儿吹笳雪飞早。
山前孤冢高嵯峨,岁岁春风长青草。
古来抱节本难遇,况复蛾眉人所妒。
君不见长门宫,不用黄金买词赋,纵有朱颜君不顾。
空谷远朝市,幽人心所婴。
偃蹇乌角巾,终谢冠绂萦。
出门四山晓,一水相与明。
吾意聊适耳,匪希高尚名。
村醪荐园果,山花逞奇英。
良朋远相求,春禽鸣嘤嘤。
呼筵剧倾倒,一饮轻十觥。
酣来卧崖石,松风为解酲。
一醉遗万虑,百亩称閒氓。
竹林岂狂者,桃源非世情。
白日复欲暮,闭门闻濑声。
扁舟者谁子,风波劳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