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泗水》
《过泗水》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舆梁饮练流清泗,知是灵源负尾来。

阿那松阴石上好,旋当文火试茶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泗水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舆梁饮练流清泗”,以“舆梁”比喻船只在水上行驶,仿佛在饮着清澈的泗水,生动地展现了水面上船只航行的景象,同时“清泗”二字直接点明了泗水的清澈,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受。

次句“知是灵源负尾来”,则将泗水源头的神秘与灵气融入其中,“灵源”暗示了源头的神圣与生命力,“负尾来”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流自源头奔腾而下的动态美,赋予了泗水以生命和活力。

第三句“阿那松阴石上好”,转而描写岸边的景色,松树的阴影投射在石头上,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画面。这里的“阿那”二字,似乎是对这种美好景致的赞叹,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最后一句“旋当文火试茶杯”,则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联系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或许会泡一壶茶,用文火慢慢煮沸,然后细细品尝,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美感的泗水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其二

煌煌衮绣伫归周,卜筑宁容便退休。

济上风烟移仿佛,浙东山水占深幽。

清樽□□□□□,□□□□□□□。

□□□□□□□,知公志在复神州。

(0)

集句·其十二

连夜琼林散舞衣,披香新殿斗腰肢。

今朝却得君王顾,从此新承恩泽时。

(0)

游天坛

摆脱尘缨淡无欲,闲阅图经寻岳渎。

林泉何处惬予心,收拾琴书将卜筑。

崎岖不敢千里辞,东至太行人王屋。

先探藏花坞里春,蟠桃毕竟何时熟。

燕萝故宅阳台宫,九龙戏珠画屏簇。

丹井沉沉寝月明,丫髻仙童把参斸。

昂头贪看华盖峰,蓦然误入紫微谷。

上方楼阁与云闲,金碧交辉射林麓。

远尘沟有远尘人,夜半闻歌采芝曲。

策杖穷跻瘦龙岭,险似剑阁西向蜀。

扪参历井上冲冥,千剑断崖横独木。

自辰及酉脚力穷,恰到紫金堂下宿。

再拜新尝太乙泉,顿觉洒然消病骨。

褰衣竟入南天门,回首乾坤小蛮触。

恍兮惚兮九霄间,万顷岚光醒醉目。

银座金腰玉顶寒,帝遣仙官分部属。

小有中藏万里地,都压洞大三十六。

日精月华左右奇,黛色倚空如削玉。

东观大海日轮红,西望穷边坛影绿。

炼丹炉下土犹香,抱出神丹知几斛。

巡山使者持太阿,保护神宫谁敢黩。

王母洞深非可测,雷霆屡震蛟龙窟。

遥指三官校勘台,樵人几度闻丝竹。

抱朴岩前采药童,手撚金芝身薜服。

北斗平联北斗星,自是天关通地轴。

麻笼药匮翠相连,瑞草灵苗香馥郁。

一声长啸坐孤石,紫云悠悠送黄鹄。

个中煞是麻姑仙,冷笑世间光景促。

(0)

次刘世基韵

孔世已传三十八,诸孙犹自见长身。

试将后谢追前谢,岂料今人愧古人。

华子冈头千叠秀,刘郎诗律一朝新。

吾家碧涧红泉句,聊欲烦君作后尘。

(0)

晚春书事二首·其二

未曾留客十觞醉,已是飞花三月时。

忽悟病来真老矣,倘逢圣处亦中之。

眼前用意半乾没,世上忘形皆白痴。

谁似陶翁有名酒,呼儿觅纸又题诗。

(0)

观渔二首·其一

腹腴端可饱新欢,柳贯霜鳞照眼寒。

莫惜宝刀烦玉腕,要看飞雪下金盘。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