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陈孟公,一生爱酒称豪雄。
君不见扬子云,三世执戟徒工文。
得失如今两何有,劝君相逢且相寿。
试看六印尽垂腰,何似一卮长在手。
莫惜黄金醉青春,几人不饮身亦贫。
酒中有趣世不识,但好富贵亡其真。
便须吐车茵,莫畏丞相嗔。
桃花满溪口,笑杀醒游人。
丝绳玉缸酿初熟,摇荡春光若波绿。
前无御史可尽欢,倒著锦袍舞鸊鹆。
爱妾已去曲池平,此时欲饮焉能倾。
地下应无酒垆处,何苦寂寞孤平生。
一杯一曲,我歌君续。明月自来,不须秉烛。
五岳既远,三山亦空。欲求神仙,在杯酒中。
君不见陈孟公,一生爱酒称豪雄。
君不见扬子云,三世执戟徒工文。
得失如今两何有,劝君相逢且相寿。
试看六印尽垂腰,何似一卮长在手。
莫惜黄金醉青春,几人不饮身亦贫。
酒中有趣世不识,但好富贵亡其真。
便须吐车茵,莫畏丞相嗔。
桃花满溪口,笑杀醒游人。
丝绳玉缸酿初熟,摇荡春光若波绿。
前无御史可尽欢,倒著锦袍舞鸊鹆。
爱妾已去曲池平,此时欲饮焉能倾。
地下应无酒垆处,何苦寂寞孤平生。
一杯一曲,我歌君续。明月自来,不须秉烛。
五岳既远,三山亦空。欲求神仙,在杯酒中。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将进酒》以饮酒为主题,通过陈孟公和扬子云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和对酒中乐趣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六印尽垂腰”与“一卮长在手”,象征着权势与自由的对比,诗人认为饮酒更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他劝告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富贵,而忽视了生活的真谛和及时行乐。
诗人以桃花溪口的美景为背景,描述了畅饮的欢乐场景,丝绳玉缸中的美酒如同春水般碧绿,无人拘束,尽情享受。他还提到即使爱妾离去,曲池荒废,依然渴望饮酒,暗示了酒对于排遣孤独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倡导在酒中寻找神仙般的逍遥,主张无需外物,只需明月相伴,即可在杯酒之间寻求精神的满足。
整体来看,《将进酒》是一首借酒抒怀的豪放之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享乐主义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