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珠帘,半城画艇,百年花月维扬。
有君家丞相,梅岭旧祠堂。
每年到、清明赛社,倾城士女,愁弄丝簧。
只无情堤柳,舞腰还斗宫妆。
扁舟上冢,听邻船、重话兴亡。
奈石马嘶风,银蚕吊月,往迹全荒。
我亦当年薄倖,曾吹过、一帽红香。
问桃花认否,风前前度刘郎。
十里珠帘,半城画艇,百年花月维扬。
有君家丞相,梅岭旧祠堂。
每年到、清明赛社,倾城士女,愁弄丝簧。
只无情堤柳,舞腰还斗宫妆。
扁舟上冢,听邻船、重话兴亡。
奈石马嘶风,银蚕吊月,往迹全荒。
我亦当年薄倖,曾吹过、一帽红香。
问桃花认否,风前前度刘郎。
这首《扬州慢·送蘧庵先生之广陵并示宗定九孙无言汪蛟门舟次诸子》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通过对扬州繁华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十里珠帘,半城画艇,百年花月维扬",开篇以壮丽的扬州城景入笔,展现出扬州昔日的繁华与热闹。"有君家丞相,梅岭旧祠堂",点出丞相家族的历史痕迹,暗示了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年到、清明赛社,倾城士女,愁弄丝簧",描述了清明时节人们赛社活动的盛况,然而词人笔锋一转,"只无情堤柳,舞腰还斗宫妆",借无情的柳树暗示人事如梦,繁华不再。
"扁舟上冢,听邻船、重话兴亡",通过舟行途中听到的邻船对话,传达出历史的沧桑感和物是人非的哀愁。"奈石马嘶风,银蚕吊月,往迹全荒",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我亦当年薄倖,曾吹过、一帽红香",词人自述曾经的轻狂岁月,与故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问桃花认否,风前前度刘郎",以桃花为媒介,询问是否还记得那个曾在春风中飘过的刘郎,寓意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扬州昔日繁华的赞美,又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方舟远行迈,命旅将何之。
姑苏别所钦,秣陵以为期。
客路忽改月,涉江怅暌离。
汀葭夕已靡,沙鸨晨仍饥。
淮南春尚寒,崩腾号惊飔。
芦岸不可溯,回舻缆洲陭。
烟中极千里,南北悲渺瀰。
游吴谢东楫,歌郢弦南诗。
行子念故人,一寄风波辞。
跬步吾阻隔,伏枕空凄其。
石尤会吾意,榜枻酬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