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
犹存尊足怜同病,不系虚舟任打头。
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营求。
我今不啻便应足,独恨于君百未酬。
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
犹存尊足怜同病,不系虚舟任打头。
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营求。
我今不啻便应足,独恨于君百未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鲍融州的关切和惦念。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 这两句表明诗人与鲍融州久别,彼此间的思念之情如同夏日过后便是秋季一般迅速而深沉。"居然款对"四字,透露出诗人在寂静中思念友人的温馨场景,而"豁羁愁"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思念带来的忧伤。
"犹存尊足怜同病,不系虚舟任打头。"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鲍融州病中的关心,"犹存尊足"意味着虽然彼此相隔,但仍旧保存着友人的尊贵形象在心中。"怜同病"则表现出与朋友共患难的深情,而"不系虚舟任打头"则是比喻诗人对鲍融州的关怀无边,犹如不系之舟随波逐流,无所畏惧。
"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营求。"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期待着能有机会为朋友带去帮助和安慰,这里的"久待"表达了时间的漫长,而"终烦"则是对外界事务的无奈。
"我今不啻便应足,独恨于君百未酬。"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行动受限,无法马上前往看望朋友,只能心怀愧疚,感叹自己对鲍融州的关心和帮助还远远不够。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间的情谊深重,以及他们在相互扶持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