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七》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九日戏马台,二谢词翰英。

良辰各有句,得无差过情。

元嘉事其子,不救巢卵倾。

渊明东篱下,焉识笳鼓鸣。

兀坐把寒菊,竟亦了一生。

(0)
翻译
在重阳节的戏马台上,两位谢氏才子文采斐然。
美好的时光各自写下诗篇,难道会错过情感的表达?
南朝宋元嘉年间,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却未能防止家族衰败。
陶渊明在东篱之下,怎能料到战乱中的号角声起。
他独自坐着赏菊花,就这样度过了一生。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戏马台: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徐州,与文人雅集有关。
二谢:指谢灵运和谢朓,均为南朝著名诗人。
良辰:美好的时刻。
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巢卵倾:比喻家族或事业的崩溃。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隐士。
东篱下:出自陶渊明《饮酒》诗,象征隐居生活。
笳鼓鸣:笳鼓,军中乐器,此处暗指战乱。
兀坐:独自坐着。
寒菊:秋天的菊花,象征高洁品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田园诗派,与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风格相呼应。诗中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淡泊生活的情景。

“九日戏马台,二谢词翰英。”一句,通过对九日(重阳节)时节的点染,以及对朋友间互赠诗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文学上的交流。这里的“戏马”可能是指在马台上举行的骑马游戏或练习,而“二谢”则应指谢灵运和谢安,都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士,这里提及他们是为了表达诗人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

“良辰各有句,得无差过情。”这两句强调了在美好的时光中,每个人都能各抒己见,写出佳句,而这种交流毫无滞涩和错误,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元嘉事其子,不救巢卵倾。”此处借用历史典故,提及东晋时期的元嘉之治(公元424年至453年间),指的是在太平盛世中,即使是小鸟也能安稳地栖息,而不必担心巢穴倾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安宁生活状态的向往。

“渊明东篱下,焉识笳鼓鸣。”这两句则是对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生涯进行描绘,其中“渊明”即指陶渊明,“东篱下”暗示了他隐逸生活的一隅。诗人通过提及陶渊明,在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界中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兀坐把寒菊,竟亦了一生。”则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坐在那里拿着冷清的菊花,似乎就这样度过了整个一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古代文人风范的追慕,表达了诗人对于安静、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和稳上座

与公缁素两无成,世路低回窘墨绳。

弱羽机缯怀畏避,孤根霜雪厌侵凌。

未须神秀终齐雪,好嘱维摩且判凭。

喜读师诗破尘坌,了如松雪拂人膺。

(0)

题扇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燕尾溪头晚色分,蜂腰山断日斜曛。

半篙碧静秋垂钓,一棹黄昏冷载云。

(0)

瑞岩仰老见和复酬前韵七首·其三

生死之徒六与七,可救群生可愈疾。

心如秋月碧潭空,深闭岩扉方表悉。

(0)

楚妃叹五首·其二

用意十分巧画眉,妆成独自惜容仪。

非缘郑袖能歌舞,自是人心著处迷。

(0)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其二

老驹虽病气犹雄,垂耳应怜一尾风。

春草明年沙漠路,奔尘绝足许谁同。

(0)

宫词三十三首·其十六

连年逆虏断侵凌,圣运当天日正升。

顶相如山知美谶,绍隆火德即中兴。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