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叶聊将寄远怀,秋云留取覆空斋。
怜予抱病埋匡岳,念汝情深在海涯。
石坐定忘潮到脚,人来应对月西阶。
每从庾岭僧归寺,尽说辛勤费草鞋。
春叶聊将寄远怀,秋云留取覆空斋。
怜予抱病埋匡岳,念汝情深在海涯。
石坐定忘潮到脚,人来应对月西阶。
每从庾岭僧归寺,尽说辛勤费草鞋。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春叶聊将寄远怀,秋云留取覆空斋”,以春日之叶和秋日之云为喻,表达了诗人借自然之物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日之叶虽短暂,却能承载着诗人绵长的思绪;秋日之云虽易散,却能覆盖着诗人空寂的书斋,仿佛是友人的情感与关怀。
颔联“怜予抱病埋匡岳,念汝情深在海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自述因病滞留于匡岳,而对方的情谊则深藏于遥远的海涯。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诗人身体的困顿,也凸显了友情的深厚与跨越时空的力量。
颈联“石坐定忘潮到脚,人来应对月西阶”则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相隔万里,但心灵相通的状态。无论是独自坐在石头上,任由潮水漫过双脚,还是有人来访时,面对着西阶下的明月,都能感受到友人的存在与陪伴。这种超越物质距离的心灵交流,使得友情更加纯粹而深刻。
尾联“每从庾岭僧归寺,尽说辛勤费草鞋”以庾岭僧归寺的日常景象,隐喻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频繁通信或会面。每次僧人从山中归来,都会谈及彼此的辛劳与付出,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坚固,也蕴含了对彼此生活状态的关心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友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超越,以及在困难与孤独中给予的温暖与支持。
黄犊怒求乳,朴诚心无猜。
犊也尔何知,既壮恃其孩。
古之子弄父兵者,喋血市上宁非哀。
亦有小心人,天命终难夺。
授命何其恭,履霜何其洁。
孝子忠臣一传成,千秋君父名先裂。
不然冥冥鸿,无家在中路。
恝哉心无瑕,千古孤飞去。
呜呜复呜呜,古人谁智谁当愚。
雰复雰,智亦未足重,愚亦未可轻。
鄙夫较量愚智间,何如一意求精诚。
仁者不訹愚痴之万死,勇者不贪智慧之一生。
寄言后世艰难子,白日青天奋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