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庙前云雾积,曹娥江上风雨急。
停舟五日犹未行,举头问娥应不得。
忆年十八初度江,昨日年少今头白。
开篷忽见江上山,山色仍如旧时碧。
我思今日山中人,地炉竹火齐促膝。
山中我亦有敝庐,嗟我胡为远行役。
读书求名乃身累,辛勤用尽三冬力。
微禄何曾得养亲,到今负米公家吃。
忧来正拥布被眠,破篷漏滴船中湿。
岸上敲门借酒家,瑟瑟寒风吹四壁。
夜长展转不成寐,但是思家便沾臆。
来迟又恐长官嗔,西望吴山日东出。
曹娥庙前云雾积,曹娥江上风雨急。
停舟五日犹未行,举头问娥应不得。
忆年十八初度江,昨日年少今头白。
开篷忽见江上山,山色仍如旧时碧。
我思今日山中人,地炉竹火齐促膝。
山中我亦有敝庐,嗟我胡为远行役。
读书求名乃身累,辛勤用尽三冬力。
微禄何曾得养亲,到今负米公家吃。
忧来正拥布被眠,破篷漏滴船中湿。
岸上敲门借酒家,瑟瑟寒风吹四壁。
夜长展转不成寐,但是思家便沾臆。
来迟又恐长官嗔,西望吴山日东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梁湖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曹娥庙前云雾积”,以曹娥庙前的云雾起兴,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纷乱。接着“曹娥江上风雨急”一句,通过风雨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诗人情绪的低落。
“停舟五日犹未行”表现了诗人滞留的时间之长,以及内心的焦急与无奈。“举头问娥应不得”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忆年十八初度江,昨日年少今头白”两句,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现在的苍老,抒发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开篷忽见江上山,山色仍如旧时碧”描绘了诗人意外发现江边景色依旧,引发了对自然永恒与个人命运短暂的思考。
“我思今日山中人,地炉竹火齐促膝”一句,诗人想象自己在山中的生活情景,与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山中我亦有敝庐,嗟我胡为远行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远离家乡、奔波劳碌生活的反思与自责。
“读书求名乃身累,辛勤用尽三冬力”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努力付出却未能得到相应回报的无奈。
“微禄何曾得养亲,到今负米公家吃”反映了诗人因微薄的俸禄无法养家糊口,不得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体现了社会底层人士的辛酸与无奈。
“忧来正拥布被眠,破篷漏滴船中湿”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困苦生活,进一步加深了对现实困境的描绘。
“岸上敲门借酒家,瑟瑟寒风吹四壁”表现了诗人寻求温暖与慰藉的努力,以及生活的艰辛。
“夜长展转不成寐,但是思家便沾臆”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痛苦,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来迟又恐长官嗔,西望吴山日东出”一句,既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责备的担忧,也寄托了对家乡的向往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从对过去的回忆、对现状的反思,到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
甫也昔所云,屡验信弗疑。
今岁异常岁,万口称稀奇。
一晴连七朝,春气即盎而。
轻烟散微暄,丽日流祥晖。
溪山逞德色,草木带光辉。
羊猪狗鸡利,马牛被郊畿。
民物鲜疵疠,禾稼其蕃滋。
天子居大宝,念民日孜孜。
上帝昭圣心,报锡以雍熙。
水旱不为虐,雨风常适宜。
四方习礼乐,八表厎清夷。
古道曾弗泯,薄俗还可移。
赃贪强黠徒,廉正当自持。
慈爱抚幼小,孝弟奉期颐。
斯理乃必然,蠢尔盖未知。
我生头雪白,何幸身见之。
但愿饱吃饭,百岁远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