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牧童遭虎噬,血肉俱尽馀双髻。
家人行哭觅遗骨,道路闻之俱掩涕。
州家督尉宿山中,已淬药箭攒长弓。
明朝得虎彻槛阱,缫丝捣麨歌年丰。
山村牧童遭虎噬,血肉俱尽馀双髻。
家人行哭觅遗骨,道路闻之俱掩涕。
州家督尉宿山中,已淬药箭攒长弓。
明朝得虎彻槛阱,缫丝捣麨歌年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惨的山村景象。山村牧童不幸被老虎吞噬,只剩下两个发髻作为遗物,家人痛哭寻找残骸,路人都为之动容,泪水涟涟。州里的官员和尉官驻扎山中,准备了淬毒的箭矢和长弓,决心第二天消灭作恶的猛虎。一旦捕获,他们会庆祝丰收,用虎皮制作衣物,虎肉制成食物,表达对平安生活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对凶猛野兽的恐惧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轻轻飞絮扑花枝,喜傍兰亭说旧诗。
君去小枯应为我,细看山带晚晴时。
门下客逾落,胡为君见从。
坠馀仍顾甑,寒罢始知松。
休计流光迈,聊欣此地逢。
已甘漂似梗,宁止哑如钟。
仕路惟希退,乡评幸见容。
病偷它日壮,衰作长年慵。
世态同波荡,交情敌酒浓。
好坚归去约,相伴老三封。
故园回眼隔云罗,野马征尘拂袂过。
息影有时悲恶木,回车无暇避朝歌。
风号万响天衢籁,山矗千头佛国螺。
游子行行归计晚,庾心一寸奈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