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一》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一》全文
清 / 曾国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闭门百虑丛忧煎,出门葛蔓相纠缠。

苦被尘埃缚欲死,脱身来此亲僧毡。

老松大槐遮四径,日月为我生光妍。

道人龙钟五十七,黝深碧眼珍珠圆。

烹茶煮饼时劝我,亦有山果堆初筵。

橐驼对座不相管,两家各有无言禅。

皋夔稷契非吾事,休囚饥饱付皇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时的心境与环境。首句“闭门百虑丛忧煎”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困扰,仿佛闭门静思时思绪纷繁,如同被忧虑之网紧紧缠绕。出门后,“葛蔓相纠缠”象征着现实生活的牵绊,使他感到疲惫。

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来到寺庙寻求心灵的解脱,享受“老松大槐遮四径,日月为我生光妍”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他遇见一位年迈的僧人,虽然“龙钟五十七”,但眼神深邃,犹如“黝深碧眼珍珠圆”,给人以智慧和慈悲的印象。

僧人以茶饼款待诗人,还有山果相伴,尽管“橐驼对座不相管”,两人各自沉浸在禅定之中,无需言语交流。诗人表示自己并不追求如皋夔稷契那样的高位,而是将饥饱、生死之事交付给天意,体现了他的超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时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曾国藩

曾国藩
朝代:清   字:伯函   号:涤生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生辰: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猜你喜欢

关山月·其一

月向巫闾山上出,不照人间照死骨。

死骨千年更不还,魂随山月度重关。

关山叠叠归魂苦,苍茫不记来时路。

闺中少妇独夜眠,心心嘱梦去寒边。

梦去魂归不得遇,明月如霜草虫语。

(0)

雪木归自博山见予海云闻其母谢世辞还省墓因示以诗

一肩风雪乱中来,祖席欣闻未劫灰。

旧院随行黄叶在,北堂遗爱白杨哀。

百年去住人何限,万里云峰梦欲回。

悲喜且从今日尽,相催还有妙高台。

(0)

庚戌元旦书怀

出世已经三十年,红帔白发拜金仙。

身閒在世岂容易,梦觉随人只倒颠。

夜雪晓风思暖碗,松涛溪管羡高眠。

未来人事应难料,又报钟声上法筵。

(0)

波罗舟中呈林将军并同游徐梁诸公

飞鹢定觇波浪稳,浮杯遂作海门游。

旌旗射日摇鲛室,鼓角喧风落雁洲。

将军礼数能宽客,山叟疏狂欲狎鸥。

莲社相期尽刘许,岂如张翰漫乘流。

(0)

壬辰除夕

万里津梁归此夕,几人心事付初年。

初年犹是近村寺,此夕竟同寒戍天。

梦里云山应不改,客中岁月已徒然。

何堪更忆匡庐旧,暮梵晨钟古木边。

(0)

九日忆梁未央用台设韵

百年踪迹客情悭,占得雷峰一日山。

篱菊饮残陶令酒,茱萸看尽杜卿颜。

死生多故闻秋雁,老大无心卧竹关。

为语登临但乘兴,长江滚滚几时还。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