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其三》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其三》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从戟钺临东阃,恋恋车尘拜紫芝。

排雾已逢回阮眼,持蠡谁解测黄陂。

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

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

(0)
鉴赏

此诗以“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为题,出自宋代诗人史浩之手。诗中描绘了对俞阁学的赞美与敬意,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俞阁学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首句“自从戟钺临东阃”,以“戟钺”象征权力与威严,“东阃”则指朝廷或官府,表达了自权力降临之后,俞阁学所处环境的变化与影响。接下来“恋恋车尘拜紫芝”,以“车尘”形容过往的岁月,而“紫芝”则是仙人所居之地的象征,暗示俞阁学在权力与荣誉中仍保持着高洁与谦逊。

“排雾已逢回阮眼”,“排雾”喻指拨开迷雾,见到光明,而“回阮眼”则借用了阮籍的故事,象征俞阁学洞察世事,眼光敏锐。紧接着“持蠡谁解测黄陂”,以“持蠡”(手持瓢)比喻俞阁学的智慧与见识,而“测黄陂”则暗示其深不可测的学问与理解力。

“知音不借一人誉”,表达了俞阁学的才华无需借助他人的赞誉,其价值与影响力自成一体。最后“走驿聊驰千岁诗”,“走驿”指快速传递信息的使者,此处比喻俞阁学的思想与成就如同千年的诗歌,流传久远,影响深远。

“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以“桃李”比喻弟子众多,遍布天下,而“月明乌鹊得依枝”则描绘出俞阁学的智慧与德行如同明月般照耀四方,使得追随者都能得到指引与庇护。

整首诗通过对俞阁学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才华与品德,也体现了对教育与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河边晓行

客路浑无定,河流不肯平。

堤风乘浪峭,海月照沙明。

地险何年凿,羁愁一夕生。

故园千里道,空听铎铃声。

(0)

通天台

清渭流无极,高台迹已平。

寻常兴废事,何与沈初明。

(0)

自辰溪舟行至沪溪用玉松自溆浦至辰溪道中韵·其一

小雨辰溪道,乘流两桨间。垂藤花䍡?,夹树鸟绵蛮。

云堕仙人屋,风高帝女山。

翻嫌滩意稳,不遣听潺湲。

(0)

题述庵比部蒲褐山房诗·其四

到来便当脱朝簪,昼拓湘棂暑不侵。

横阁露枝延鹤梦,填阶风叶压蛩音。

居安僻地除官样,人阅中年长道心。

莫怪句留常永夕,天涯何处托苔芩。

(0)

南康县

曲折芙蓉渡,沙明日又低。

山城短于竹,茅舍半临溪。

好鸟寻常见,晴岚咫尺迷。

惟凭双塔影,犹可识东西。

(0)

忆远曲

鲤鱼风起江涛恶,昨夜郎船何处泊。

武昌遥望天上头,客梦况隔巴江秋。

杜鹃不解催归去,处处征帆送津树。

日落黄陵古庙烟,秋风那顾客衣穿。

霜天手冷鹍弦歇,苦雁声中堕寒月。

红颜寂寞宁自嗟,只念游子羁天涯,破屋孤镫枕如水,也应似妾空闺里。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