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绕阑干屈曲行,绿阴遮暗石棋枰。
酒杯潋滟花前兴,茶臼丁东月下声。
拄杖敲门无俗辈,题诗偪槛有僧名。
篮舆径造知何日,直待明年燕笋生。
路绕阑干屈曲行,绿阴遮暗石棋枰。
酒杯潋滟花前兴,茶臼丁东月下声。
拄杖敲门无俗辈,题诗偪槛有僧名。
篮舆径造知何日,直待明年燕笋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董纪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中的幽静与和谐。首句“路绕阑干屈曲行”,描绘了小径蜿蜒曲折,环绕着竹林的情景,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接着,“绿阴遮暗石棋枰”一句,不仅点出了竹林的浓荫覆盖,还巧妙地引入了棋盘的意象,暗示了这里可能有人在享受对弈的乐趣。
“酒杯潋滟花前兴,茶臼丁东月下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中的生活情趣。酒杯在花前摇曳,茶臼在月光下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主人与客人的欢聚场景,以及他们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拄杖敲门无俗辈,题诗偪槛有僧名”则表达了竹所(即竹林)的清静与高洁。没有世俗之人的打扰,只有僧侣在此留下诗篇,彰显了这里的超凡脱俗。
最后,“篮舆径造知何日,直待明年燕笋生”两句,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又蕴含了对自然生长规律的尊重。篮舆(即竹制的小车)将何时再次造访,只能等待明年燕笋(竹笋)生长之时,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然循环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竹林中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高雅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当年构华居,权焰倾卫霍。
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
唯闻丞相嗔,肯后于下乐。
我来陵谷余,山意已萧索。
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首耒草碑,荒烟掩余怍。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不得志,平生亲戚皆相弃。
一朝金多贱还贵,百事胜人人莫比。
子孙成列客满堂,美人四座回鸣榼。
跃马扬鞭游洛阳,片言出口生辉光。
由来本自一人事,人心爱恶不相当。
季子西游穷困归,妻织自若嫂不炊。
行路难,良可悲。
不贫贱,那得知。
轻舟俯淮流,千里不见山。
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
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
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翻思在山日,午岩厌登攀。
物少乃足贵,不在美恶间。
役夫告我言,此下栖神奸。
嘘气成江河,须臾驾冈峦。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掬慳。
石岩下无底,系以千连环。
至今风涛夕,犹闻响珊珊。
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传寄乃由谁,此语当重删。
作诗寄崖石,庶以开愚顽。
拂尘启弊箧,忽揽故人诗。
抚迹疑若存,惊逝杳难追。
忆昔吴苑游,文采众所推。
名谈析妙理,华襟吐芳词。
予时侨城北,高斋临清池。
焚兰延佳月,对酒弹清丝。
谁云兹夕欢,乃为千载期。
冥漠游魂远,凄凉亲翰遗。
墨尘尚流馥,纸弊犹含滋。
玩此涂洒泽,想君哦咏时。
华章未及报,厚意良已亏。
收竟一长恸,林风响余悲。
想当写寄日,兹感君讵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