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伐羌戎盛冉駹,韩公谋略信无双。
年来西域劳兵革,愿筑三城署受降。
唐伐羌戎盛冉駹,韩公谋略信无双。
年来西域劳兵革,愿筑三城署受降。
此诗《咏史》由清代诗人汤准所作,描绘了唐代军事历史中的一个场景,特别是与羌戎和冉駹部族的战争。诗中赞扬了韩公(可能指韩愈或韩信,此处需具体历史背景确认)的策略智慧,认为其无人能及。同时,表达了对近年来西域地区因军事行动而带来的劳苦的感慨,并表达了希望在受降之地设立三座城池的愿望。
诗中“伐羌戎盛冉駹”一句,描述了唐朝时期对羌戎和冉駹部族的征伐,展现了当时军事活动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韩公谋略信无双”则高度评价了某位历史人物的策略才能,认为其在军事决策上无人能出其右。“年来西域劳兵革”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近来的时间里,西域地区因军事行动而饱受战乱之苦。“愿筑三城署受降”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希望在受降之地建立城池,以示和平与安定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反映了古代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智者的敬仰。
交游岁晚遍江湖,骨肉斯文信不诬。
一郡官曹同妙选,百年文运启昌符。
山梅雪后冲寒发,春酒沙头满眼沽。
节物又惊逢小至,离怀禁得上长途。
罗盘山色连青冥,罗盘花开春满城。
迩来文轨遍南服,搆得书屋山之扃。
中有牙签三万轴,隶古漆书联汗竹。
琬琰新收汉石经,黉序亦开唐白鹿。
要将礼乐化殊方,夜深弦诵声琅琅。
已闻文翁教岷蜀,此邦更在岷之阳。
岷山之水向南流,织女机丝涵素秋。
岂徒风气开太朴,终看德化齐中州。
罗盘书屋世无有,今度有书垂不朽。
不是莲花幕下宾,安得文光贯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