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秦纪七绝·其七》
《读秦纪七绝·其七》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通国无人敢挟书,峄山碑自篆虫鱼。

至今览者赏奇古,先汉文章已不如。

(0)
注释
挟书:携带书籍,指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敬畏和保护。
峄山碑:古代著名的石碑,以其精湛的书法闻名。
篆虫鱼:篆书风格,常以虫鱼等自然元素装饰。
先汉:指汉朝初期,这里特指秦汉时期的文字艺术。
翻译
全国上下无人敢携带书籍,峄山碑文全由自己篆刻虫鱼图案。
直到今天,观赏的人仍然赞赏其古老奇特,先汉的文章已经比不上它了。
鉴赏

这首诗是刘克庄的《读秦纪七绝·其七》,表达了对古代文献难以保存和传承的感慨。诗人通过观察现实中的景象,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通国无人敢挟书”,描绘了一种图书遭到破坏、遗失的情形,没有人敢于携带这些书籍,或许是因为战乱、禁令或其他原因,使得书籍成了稀罕之物。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传承断裂的担忧。

“峄山碑自篆虫鱼”,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力量侵蚀文化遗产的情景。峄山碑指的是古代刻于石碑上的文字,这些本应留给后世的宝贵文献却被时光和自然力的侵蚀,变得难以辨识,就像篆文(一种古老的书法)被虫子啃咬,鱼儿游弋其间,象征着文化的消亡。

至于“至今览者赏奇古,先汉文章已不如”,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献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感慨于现存的文章已经无法与先秦时期的文章相比。这不仅是对于文学价值的认同,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中断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古文献遭遇破坏、自然侵蚀以及文化传承中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对于知识与文化遗产无法完整流传的深切忧虑。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次韵同年蔡仲平察院游西湖

朝日不受雾,晴光似晖晖。

忽然快我心,清风为解围。

坐见九里松,旌幢碧相依。

天竺了在望,上有祥云微。

西湖一千顷,圆荷覆青衣。

轻舟竞游览,往往俗客稀。

幸及新雨霁,欣逢露初晞。

水光与山色,高低映郊畿。

佳哉气葱郁,观阙何巍巍。

谁云门庭远,咫尺永天威。

诸公萃俊杰,高论玉麈挥。

载酒旨且多,不醉无庸归。

馀欢到献酢,滟滟双鸳飞。

新诗烂锦段,想见劳心机。

顾我虽百拙,续貂重相违。

明年若重来,种种当如几。

(0)

酬章序臣二首·其一

风梢摇落雪飞花,谁传江梅到我家。

曾把数枝分暗馥,要催群卉助光华。

高吟两绝那容继,胜赏双清蔑以加。

春不世情应委曲,十年留滞在天涯。

(0)

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

坐中强半是同年,赖有斯人席更圆。

跨马未须贪远道,举觞聊复望青天。

枯荷折苇三墩路,明月清风百丈船。

俯仰便成陈迹恨,须知此集不论钱。

(0)

舟过三丫河

摇落蒹葭浦,荒凉雁鹜村。

吴柑迎齿冷,鲁酒著颜温。

水涩风还逆,天寒日自暾。

不堪归思乱,鸟鹊闹黄昏。

(0)

题大泉寺

六峰环翠绕金蓝,下马初尝一酌甘。

久旱喜看云气浃,晚风吹雨过江南。

(0)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七

五穷韩愈烦驱逐,一室陈蕃倦扫除。

我有埙篪旧诗集,当令阿买为君书。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