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捲雾暗前滩,风吼雷声控百蛮。
此处波涛原自异,祖龙何必赭其山。
黄沙捲雾暗前滩,风吼雷声控百蛮。
此处波涛原自异,祖龙何必赭其山。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黄陵庙阻风》描绘了一幅壮阔而神秘的海洋景象。首句“黄沙捲雾暗前滩”以黄沙与弥漫的雾气相结合,展现出海面的迷茫与压抑,暗示了风浪之大。次句“风吼雷声控百蛮”,运用夸张手法,将风声比作雷鸣,形象地刻画出风力之强,仿佛能震慑四方的蛮荒之地。
诗人通过“此处波涛原自异”表达对眼前海浪的独特性的感慨,暗示这片海域与众不同,或许蕴含着某种自然的力量或历史的秘密。最后一句“祖龙何必赭其山”,“祖龙”通常指秦始皇,诗人借此典故,质疑为何要将山染成红色(赭色),可能是象征帝王的权威,也可能是在暗示海浪的威力不逊于古代君王的威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风涛为载体,寓言历史与自然的较量,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沉思与对未知的敬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