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延祐七年十一月朔小雪既上英宗皇帝入太庙祀享致斋万姓瞻仰喜而赋诗》
《延祐七年十一月朔小雪既上英宗皇帝入太庙祀享致斋万姓瞻仰喜而赋诗》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五夜飞花合御沟,銮舆拂晓建龙斿。

千官玉佩开黄道,九陌琼枝照綵旒。

皓色潜消鳷鹊殿,清光欲近凤凰楼。

遥想斋宫祠祀罢,天恩应共海波流。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延祐七年十一月朔小雪既上英宗皇帝入太庙祀享致斋万姓瞻仰喜而赋诗》描绘了皇帝在冬日小雪后,清晨入庙祭祀的盛大场景。首句“五夜飞花合御沟”以飘落的雪花象征吉祥,落在御沟中,烘托出庄重的气氛。接下来,“銮舆拂晓建龙斿”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在黎明时分,装饰着龙旗,仪仗威严。

“千官玉佩开黄道,九陌琼枝照綵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百官随行的壮观景象,玉佩叮当作响,照亮了道路,如同琼枝映照在华美的车帘上。诗人通过色彩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皇家祭祀的宏大与庄重。

“皓色潜消鳷鹊殿,清光欲近凤凰楼”写的是雪后的宫殿,明亮的雪光逐渐消融,透露出神圣的光辉,仿佛要接近那象征皇权的凤凰楼。最后,“遥想斋宫祠祀罢,天恩应共海波流”表达了对皇帝祭祀完毕后,天子之恩泽如海浪般浩荡,惠及万民的期待和赞美。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壮观场面,以及人们对皇帝德政的赞美,体现了元代宫廷文化的特色。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寄岩翁

游子不来春草碧,忽闻啼鸟怨残红。

河声忽与回青断,山色还随落日融。

华屋烟霞箫管歇,凤楼城士酒杯空。

多应云鹤相将去,又在蓬邱弟几宫。

(0)

欲雪

痴云泄泄复溶溶,底事龙公睡起慵。

薄暮遥看岩岫失,夜阑空把斗牛封。

徘徊天外心无定,撩乱江头色正浓。

寄与西风莫吹散,梅花憔悴忆相逢。

(0)

密谷行

命骁锐,为声援,选步骑,发畿甸。

号称一百万,一一皆精鍊。

旌旗虹乱渡桑乾,绚野如花陈组练。

移围布陈密谷口,吞敌出奇将伺便。

前拒避贾勇,中坚已受战。

天兵震天威,不异弄雷电。

先驱游击队,势若风云变。

雕鹗横秋空,奋翼鸷鸡犬。

斯须跆藉尽八九,终了不曾还一箭。

永安宫,大安殿,方待凯旋回赐宴。

唯有孤臣鬓成雪,缘底眉头殊不展。

智谋士见未然事,窃叹终皆非所辩。

堪怜当日金源氏,谁编良将忠臣传。

(0)

婆罗门六首·其四

黄草泊围青草甸,白杨河绕绿杨堤。

依然名是参天道,谁使唯闻战马嘶。

(0)

凯乐歌词曲九首·其九著国华

四海承风著国华,更无龙虎缦纷拿。

际天所覆人閒地,今日都须是一家。

(0)

周氏野泉别墅图

皋陶旧国群山里,寂寂野泉山谷底。

试寻山脉问泉源,定有蛟龙拔湫起。

城郭犹堪万家汲,芜秽适从何代理。

大雨不溢旱不枯,育德渊然古君子。

簿领三年报政成,习俗能谙风土美。

桐乡爱我爱桐乡,旧日劝农曾到此。

身闲却作负耒来,愿与吾民同井里。

安仁已种环县花,伯道惟饮吴中水。

毋勤父老歌去思,此处枕流方洗耳。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