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年时、空庭桂树。无声暗湿凉露。
霏霏金粟黄千粒,吹满一庭香雾。抛绣谱。
只此是、秋风秋雨凭栏处。年华细数。
看此树婆娑,斜阳重倚,旧梦总无据。禅心悟。
试问天香几度。阅人青鬓成故。
一枝倦付人间赏,似拟小山隐去。花且住。
还只怕、秋江人去秋无主。一尊酹汝。
聊共对银蟾,浓添金粉,莫便叹迟暮。
记年时、空庭桂树。无声暗湿凉露。
霏霏金粟黄千粒,吹满一庭香雾。抛绣谱。
只此是、秋风秋雨凭栏处。年华细数。
看此树婆娑,斜阳重倚,旧梦总无据。禅心悟。
试问天香几度。阅人青鬓成故。
一枝倦付人间赏,似拟小山隐去。花且住。
还只怕、秋江人去秋无主。一尊酹汝。
聊共对银蟾,浓添金粉,莫便叹迟暮。
这首《摸鱼儿》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庭院中双桂树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其年华流逝、生命凋零的感慨。开篇“记年时、空庭桂树”,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无声暗湿凉露”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桂树在秋夜中被露水轻轻滋润的情景,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
“霏霏金粟黄千粒,吹满一庭香雾”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桂花比作金粟,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同时通过“香雾”二字,强调了桂花香气的浓郁与弥漫。接着,“抛绣谱”一句,以“绣谱”比喻诗人的创作,暗示了诗人对桂花的赞美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只此是、秋风秋雨凭栏处”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通过“秋风秋雨”这一典型的秋季元素,强化了季节更替、生命轮回的意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
后半部分“年华细数”至结尾,诗人通过“看此树婆娑,斜阳重倚,旧梦总无据”等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易逝的深深感慨。特别是“禅心悟”一句,展现了诗人试图从禅学中寻找解脱与慰藉的心态,而“试问天香几度”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还只怕、秋江人去秋无主”一句,以秋江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与孤独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全词以“一尊酹汝,聊共对银蟾,浓添金粉,莫便叹迟暮”结束,既是对桂花的敬仰,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摸鱼儿》通过对庭院中双桂树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药王深愿且行因,救得三千果位人。
精进肯图超大劫,慈悲还拟化波旬。
烟霄不染清凉界,火宅长抛梦幻身。
欲识妙圆何处所,中天万古现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