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危城守缮于年,童子能歌郡伯贤。
累石层台云汉出,滨江飞槛凤洲连。
委蛇退食开尊暇,徙倚晴空放睫便。
反侧自堪清净理,淮阳几许借高眠。
时危城守缮于年,童子能歌郡伯贤。
累石层台云汉出,滨江飞槛凤洲连。
委蛇退食开尊暇,徙倚晴空放睫便。
反侧自堪清净理,淮阳几许借高眠。
这首诗描绘了广济城楼宴集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城池安全与官员贤能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童子能歌”、“郡伯贤”、“云汉出”、“滨江飞槛”、“凤洲连”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
首句“时危城守缮于年”,点明了当时局势的危急,但城防得到了修缮,暗示着城池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接着,“童子能歌郡伯贤”一句,通过儿童的歌声赞美了郡伯的贤能,体现了民众对官员的尊敬与爱戴。
“累石层台云汉出,滨江飞槛凤洲连”描绘了城楼的壮观景象,石头堆砌成的层层台阁仿佛与天际相连,江边的栏杆与远处的岛屿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宏伟与和谐之美。
“委蛇退食开尊暇,徙倚晴空放睫便”则描绘了宴集的悠闲与自在,官员们在晴朗的天空下饮酒谈笑,放松心情,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反侧自堪清净理,淮阳几许借高眠”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理性的追求,以及对远离尘嚣、静心修养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广济城楼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秩序、官员品德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薄阴散秋曦,爽气来孟月。
慨然登兹亭,嘉观非远涉。
径幽出深竹,栈峻跻危堞。
身腾尘境外,心与空界接。
前临潩波泛,却视隗峰列。
来远得清飙,洒迥想飞雪。
君家兄弟贤,问学继先业。
横经咨老师,置醴延大耋。
方从贤者乐,岂为游子设。
诗人亦有言,佻达在城阙。
脩廊环无端,华殿鸟斯革。
石鲸窥广庭,金像飞半壁。
高槐十丈馀,凉叶散檐隙。
兹游得我所,烈日徒自赤。
体烦惬清潭,发散谢危帻。
彷徉或持书,静默方对奕。
惟时骄阳甚,燥气裂金石。
城郭困风埃,田畴有忧色。
顾惭无用躯,独此享嘉适。
举头望赤霄,安得片云黑。
滂沱为飞霖,一洗周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