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翻江势动摇,荻花芦叶正萧萧。
青山有意摹三凫,白浪无情送六朝。
帆影不分京口树,钟声如答海门潮。
雄心慢击中流楫,且看鱼龙出没骄。
石壁翻江势动摇,荻花芦叶正萧萧。
青山有意摹三凫,白浪无情送六朝。
帆影不分京口树,钟声如答海门潮。
雄心慢击中流楫,且看鱼龙出没骄。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矶附近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感。首句“石壁翻江势动摇”,以石壁临江的险峻与江水的波涛汹涌相映成趣,展现了动态的画面。次句“荻花芦叶正萧萧”则通过秋意盎然的芦苇和荻花,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青山有意摹三凫”,运用拟人手法,写青山仿佛有意模仿飞翔的野鸭,增添了自然景致的艺术生动性。第四句“白浪无情送六朝”,借浪花的无情流逝,暗示了岁月更迭和历史沧桑,尤其是提及六朝,寓言了昔日繁华的消逝。
第五、六句“帆影不分京口树,钟声如答海门潮”,通过远处帆影与近处钟声的对比,以及对海潮的呼应,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层次感,也传递出时空交错的深沉意味。
最后一句“雄心慢击中流楫,且看鱼龙出没骄”,诗人以豪情壮志,表达自己在江上泛舟,期待观察江中生物的意气风发,寓意着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矶的自然风光,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清代文人对江山胜迹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元丰诗礼将,勋略传万口。
长城国西陲,寄托十年久。
折箠笞黠羌,游魂屡穷走。
羊公缓裘带,李广静刁斗。
黑头已青云,日昃笑击缶。
阴功与忠谏,二俱宜有后。
绳绳丈夫子,茂宰最称首。
不裁犹能裁,应有既尽有。
丘坟三十车,习复不置手。
尚友千载人,岂论骨已朽。
芳兰秀深林,嘉芑就菑亩。
宜为数旬客,顾作三日妇。
行闻尺一来,内阁延枚叟。
众万之生,于世暂寓。一偾一兴,孰知其故。
退黜奚戚,进升奚慕。岂以通塞,顾改常度。
有如我翁,昔尝掀翥。戴纚垂缨,去天尺五。
今屏山城,亦皆时数。左右佩剑,畴可笑侮。
翁具退省,前言大误。用与不用,智力何预。
幸同此邦,邂逅承晤。结为金兰,安此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