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时诗》
《感时诗》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瓦陈红荔与青梅,故俗于今若浪推。

法酝必从吴浙至,珍羞每自海洋来。

羊金饰服三秦宝,燕玉妆冠万里瑰。

焉得棕裙还旧俗,堪羞大袖短头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风俗变迁的景象。首联“瓦陈红荔与青梅,故俗于今若浪推”以红荔和青梅比喻传统习俗,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老的习俗正在被现代社会的浪潮所冲刷,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颔联“法酝必从吴浙至,珍羞每自海洋来”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变化。这里提到的“法酝”指的是佳酿,“吴浙”代表江南地区,而“海洋”则象征着广阔的世界。这两句诗说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获取美食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本地的传统食品,而是能够享受到来自远方的珍馐美味。

颈联“羊金饰服三秦宝,燕玉妆冠万里瑰”通过“三秦宝”和“万里瑰”这样的词汇,强调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融。这里的“羊金饰服”可能是指服饰上的装饰品,“燕玉妆冠”则是对头饰的描述。这两句诗描绘了在服饰和装饰上,不同地区的特色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时尚潮流。

尾联“焉得棕裙还旧俗,堪羞大袖短头鞋”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习俗回归的渴望。在这句话中,“棕裙”可能象征着传统的女性服饰,“大袖短头鞋”则可能是对当时流行的、较为新潮但不被所有人接受的服装风格的讽刺。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和对现代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社会风俗变迁的描绘,既展现了时代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多样性,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和怀念。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送米君周还镇阳

驰驱万里赴龙庭,今日还归出帝京。

一夜雪寒添客恨,三秋风物动离情。

临歧把酒君离别,信笔题诗我送行。

贱子一言君记取,得无青眼顾书生。

(0)

和光祖诗韵一首

西风望断碧云深,万里关河入俯临。

客思暗随愁共远,髯冰疑是老相侵。

霜鸿傍月传佳信,寒雪漫天拥衲吟。

十载因循归未得,飘零踪迹到如今。

(0)

早行

窗外寒鸡唱五更,翩翩征旆挂疏星。

百年身世情如梦,半纸功名醉不醒。

欲吐半吞残月淡,似连还断远山青。

莫教草草生华发,消得几回长短亭。

(0)

送子文还家

道直如弦气吐虹,尽输心计静颓风。

倦蕲待诏留金马,遽乞还山命玉骢。

天幕几曾巢客燕,云罗终不挂冥鸿。

多思高谢人閒了,不似痴仙醉梦中。

(0)

送韩浩然

开怀尊俎笑谈倾,未暇论文君已行。

富贵涂亨渠易致,诗篇韵险我难赓。

已成倾盖金兰友,安用沾襟儿女情。

准拟秋深近归骑,一尊浊酒远相迎。

(0)

途中值雪

不禁风色避穷庐,寂寞行人正半途。

日暮关河云黯淡,晚来天地雪模糊。

千山未霁寒尤重,一鸟不飞人更孤。

旅拨寒炉一尊酒,故人知我此情无。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