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樽随处弄云烟,点破沙门几许禅。
野服又临西隐寺,南风留得赣州船。
浮生未了空王梦,灌木仍开小洞天。
惆怅郁孤台上酒,不知何日更留连。
一樽随处弄云烟,点破沙门几许禅。
野服又临西隐寺,南风留得赣州船。
浮生未了空王梦,灌木仍开小洞天。
惆怅郁孤台上酒,不知何日更留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于西隐寺中,随性饮酒,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中的“一樽随处弄云烟”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他将酒杯视为与自然互动的媒介,仿佛在云烟间嬉戏。接着,“点破沙门几许禅”一句,既暗示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领悟,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琐事的超脱。
“野服又临西隐寺,南风留得赣州船”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行踪和心境。他穿着朴素的衣物,再次来到西隐寺,享受着南风带来的凉爽,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在精神上的追求与宁静。
“浮生未了空王梦,灌木仍开小洞天”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而充满未知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这里的“空王梦”可能象征着对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的理解,而“小洞天”则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隐喻,暗示着他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
最后,“惆怅郁孤台上酒,不知何日更留连”两句,以郁孤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郁孤台作为历史遗迹,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的交织,诗人在这样的地方饮酒,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不舍,期待着未来能再次与美好的事物相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精神世界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怕放红楼目,浮云断复连。
远看壶聚拓,近眎室如县。
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
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
乾坤包万有,纳纳百囊罟。
人位乎两间,利与害为御。
一气贯四时,五风偕十雨。
神龙以为畜,扰御不予侮。
河有背负图,庭无漦流女。
义理之不明,人情自疑沮。
范围吾职分,往往吾违拒。
同室操戈鋋,一身隔肺俯。
帝王豢龙意,弃置那复取。
四灵非不灵,有不得其所。
生息之相吹,古今镇如许。
古人体天意,万物我其主。
虫莫知於龙,拊循如士伍。
今何故无人,亦足验胸府。
声和凤来仪,心平辔如组,矧伊人中瑞,治乱係嘿语。
欲入而闭门,谁出不由户。
兹事阙人心,作诗附农圃。
山堂有何观,四时互兴歇。
万物随天根,东生复西灭。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
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