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一》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0)
注释
湖上:指湖泊表面。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轻微。
疏雨:稀疏的雨点。
过:经过。
山头:山顶。
霭霭:形容云雾密集。
暮云:傍晚的云层。
翻译
湖面上轻轻飘过稀疏的雨声,
山头笼罩着傍晚时分浓厚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事变化的图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湖面上萧萧的雨声和山头上霭霭的暮云,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

“陂塘水落荷将尽”一句中,“陂塘”指的是田野间的小池塘,而“荷将尽”则是秋天荷花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季节更迭和生命轮回的主题。接着,“城市人归虎欲行”则是在描写黄昏时分,人们纷纷回家,而野兽(以虎为代表)开始活动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隐含着对人类社会秩序与野性本能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秋日景象与人事,传达了一种淡远和超脱的情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时间流逝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季温内兄从军

四月五月南风狂,大麦小麦相亚黄。

吴蚕成茧不及缫,慈母又缝游子裳。

游子从军上京国,卖犊妆刀助行色。

西亭出祖柳正长,骏马骄嘶羁不得。

丈夫弧矢志四方,岂效儿女恋故乡。

酒酣慷慨拔剑舞,青天白日飞?霜。

圣皇开边固无战,地尽西南置州县。

独怜残胡喘息存,深窜穷荒逞凶悍。

君今名?行伍中,不用自誇两石弓。

胸中筹画足制胜,好坐帷幄参元戎。

马衔山前刁斗月,龙捲河上旌旗风。

我武维扬号令肃,呼邪日逐争内附,凯歌入奏明光宫。

从此朔南声教同,大开明堂议东封。

君则长揖辞成功,归来听我击壤歌年丰。

(0)

几度潺湲树底过,渊澄会见泻天河。

气蒸桃浪红翻锦,色借湘裙绿染罗。

曲涧分来听不尽,长沟流出恨偏多。

朝宗东泛沧溟远,万里瀰漫接巨波。

(0)

奉送大学士曾先生侍从东宫赴南京

望著銮坡早,官兼鹤禁荣。

储皇承祀去,天子诏陪行。

付托同元老,尊荣重列卿。

拜辞瞻衮冕,宴饯集簪缨。

驰道云随辇,行宫月照营。

前星临虎帐,后骑绕龙旌。

召对论经籍,从容纳恳诚。

酒分银瓫烈,诗写綵毫轻。

野迥晴看烧,花深晓听莺。

渐过淮甸路,遥指石头城。

日月开三殿,山河壮两京。

谒陵严礼秩,助祭秉寅清。

翊戴归邦本,欢娱洽众情。

愿杨匡德业,海内振英声。

(0)

题画扇次岑琬韵

自适閒边趣,谁言分外求。

看山一瓢酒,载月五湖舟。

秋水清吟思,西风冷钓裘。

惟应陆甫里,千古可同流。

(0)

诸菊咏十二首·其八白牡丹菊

玉露凝辉粉艳新,芳魂无意近阳春。

只愁野鹿重衔去,零落秋香逐路尘。

(0)

昼寝

清夜常少眠,病来昼亦寝。

诗书委尘箧,事业付衾枕。

窗明耿秋晖,风气觉先凛。

徒怜佳节来,黄花劝人饮。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