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萧瑟秋月明,辘轳高悬青丝索。
脉脉双星隔绛河,寂寂孤萤流绮阁。
坐闻清漏咽铜龙,银塘玉露零芙蓉。
魂梦悠悠向何处,十二巫峰云万重。
井梧萧瑟秋月明,辘轳高悬青丝索。
脉脉双星隔绛河,寂寂孤萤流绮阁。
坐闻清漏咽铜龙,银塘玉露零芙蓉。
魂梦悠悠向何处,十二巫峰云万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首句“井梧萧瑟秋月明”,以梧桐叶的瑟瑟声衬托出秋夜的宁静与凉爽,而“秋月明”则点明了时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接着,“辘轳高悬青丝索”描绘了井边的辘轳,青丝索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流逝,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脉脉双星隔绛河”一句,借用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将银河比作绛河,双星则代表了分离的恋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情与无奈。而“寂寂孤萤流绮阁”则通过孤萤在华丽阁楼中孤独飞舞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坐闻清漏咽铜龙,银塘玉露零芙蓉”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比作铜龙的滴漏声,银塘和玉露则是对水的赞美,而“零芙蓉”则暗示了花朵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魂梦悠悠向何处,十二巫峰云万重”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与追寻,十二巫峰云万重的景象既壮观又神秘,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哀愁,以及对爱情、时光和远方的深刻思考。
博物君子识览精,包罗错综能成文。
夫何吴兴载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
非草非木言甚決,品类繁夥难尽说。
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
隐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
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
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楚歌对出莫与比。
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
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稜。
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徠节士番中分。
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
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
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
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