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大历十馀公,总在高才变化中。
谁复光芒真万丈,谪仙犹让浣花翁。
开元大历十馀公,总在高才变化中。
谁复光芒真万丈,谪仙犹让浣花翁。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西蜀费锡璜数枉书来自称私淑弟子赋以答之(其四)》。在这首诗中,屈大均对唐代的文学巨匠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身创作的谦逊态度。
“开元大历十馀公”,开篇即点出唐代文学的黄金时期,从唐玄宗的开元年间到德宗的贞元年间,这一百多年间涌现了无数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共同塑造了辉煌的文学盛世。“总在高才变化中”,强调这些文学巨匠们在文学艺术上的创新与变革,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宝库,也推动了文学形式的发展。
“谁复光芒真万丈,谪仙犹让浣花翁。”这两句诗将目光聚焦于两位杰出的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李白,被誉为“谪仙”,以其豪放不羁的诗风和超凡脱俗的想象力著称;杜甫,则以“浣花翁”为号,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而闻名。屈大均在此处通过对比,既赞美了这两位诗人的伟大成就,又谦逊地表示即使如自己这样的后世诗人,也无法超越他们的光芒,即便是被尊称为“谪仙”的李白,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向杜甫这位“浣花翁”让步。这种自我定位和对前辈的尊敬,体现了屈大均作为一位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于自身创作的清醒认识。
掾尉迟亨亨甫,福建同提举毛吉甫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来恼人。
笑劳生强半,登临有兴,身司莞库,所向无亲。
马服车辕,鹰罹**,也算人间一度春。
情无赖,怕岸花汀草,弹指成尘。
朋簪契我天君。
更不管、长须喜与嗔。
任把酒论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谁主谁宾。
敬德猖狂,春陵笑傲,延寿丹青画不真。
归鞍好,向梅山东下,数点行云。
山林隐君子,无意事王侯。
天戈一日南指,多少贾胡留。
不效熊舒龟息,却羡蝇头蜗角,我亦滞南州。
十载厌奔走,赢得雪飞头。
苦思归,归未得,恨悠悠。
身世何物,野渡一横舟。
用舍随时无定,得失于人有命,谁解曲如钩。
兀坐阅今昔,风露一天秋。
苦原作恐,从景元本改)无佳思,祈相望一笑羡紫芝眉宇,正台阁,济时人。
况公是公非,知常知变,乐道安贫。
案前簿书旁午,抱丹诚、一点伴青春。
偶遇科条隐密,不辞辨雪殷勤。
德星今日是乡邻。
癃老阻*轮。
喜陆地神仙,山中宰相,词语清新。
河滨。
预沽佳酿,待幽花、相对乐情真。
幸有清风皓月,何须翠袖红巾。
洪崖中断,似蜃楼幻出、层檐叠脊。
欲问真源凌绝顶,安得乘风羽翮。
势利相忘,驱驰不惮,面背皆京国。
源泉混混,恍如夹右碣石。
遥想巢父襟怀,东溟烟雾里,片帆如席。
逸气峥嵘今老矣,惆怅剑门千尺。
细草平沙,敝裘羸马,长路无人识。
家山回首,不应犹作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