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人控鹤,碧落压天津。
达理通含识,虚无即是真。
河车谁肯信,铅汞本相亲。
造化皆如此,今缘论宿因。
逍遥人控鹤,碧落压天津。
达理通含识,虚无即是真。
河车谁肯信,铅汞本相亲。
造化皆如此,今缘论宿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哲理与超脱世俗之感的诗篇。
“逍遥人控鹤,碧落压天津。”开篇即以轻松自在的人物形象和壮丽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精神状态的愿望。其中,“逍遥人”指的是道家中的得道之士,他们能够与自然合一,与鹤共飞,代表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碧落压天津”则描绘出一幅宏伟壮观的景象,天地之间被深邃的蓝色山川所充塞,给人以压抑之感。
“达理通含识,虚无即是真。”诗人在此提出了一种哲学思想,即通过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和洞察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和认知。这里的“虚无”并非消极意义上的空无,而是一种超越物质现象、达至本质的状态。
“河车谁肯信,铅汞本相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河车(轻浮)与铅汞(沉重)的不同性质,表达了世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超脱物欲之道理。河车轻盈,不为人所信任;而铅汞沉重,却又与世间万物相亲相近。
“造化皆如此,今缘论宿因。”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整个宇宙变化规律的总结,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中种种因果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运行规律都是一致的,而我们今日所面临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种种因缘所累积而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逍遥生活理想的追求、哲学思想的探讨以及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精神、宇宙真理和生命宿命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