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我南行大有诗,鄙人何敢与闻之。
潇湘尚忆虞巡地,云梦宁知楚猎时。
木落洞庭秋复尔,鹤来赤壁夜何其。
登高坐待浮云尽,回首青天见九疑。
谓我南行大有诗,鄙人何敢与闻之。
潇湘尚忆虞巡地,云梦宁知楚猎时。
木落洞庭秋复尔,鹤来赤壁夜何其。
登高坐待浮云尽,回首青天见九疑。
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题为《还自长沙未有述作谢沈休翁》。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首联“谓我南行大有诗,鄙人何敢与闻之”,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南行的经历,但不敢妄言能写出多少佳作,流露出一种谦虚的态度。
颔联“潇湘尚忆虞巡地,云梦宁知楚猎时”,诗人回忆起古代帝王巡游潇湘之地,以及楚国在云梦泽狩猎的历史,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历史的追思。
颈联“木落洞庭秋复尔,鹤来赤壁夜何其”,描绘了洞庭湖秋天落叶的景象,以及夜晚鹤飞至赤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尾联“登高坐待浮云尽,回首青天见九疑”,诗人登高远望,等待云雾散去,最终在天空中看到了九嶷山的轮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邵宝作为一位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紫薇花露,潇洒作凉云,点商勾羽。
字字飞仙,下笔一帘风雨。
江亭月观今如许。
叹飘零、墨香千古。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
甚两两、凌风驾虎。
恁天孙标致,月娥眉妩。
一笑生春,那学世间儿女。
笔床砚滴曾窥处,有西山、青眼如故。
素笺寄与,玉箫声彻,凤鸣鸾舞。
藜杖破晴碧,铁笛叫苍寒。
此中别有天地,初不是人间。
落魄半生诗酒,自在一襟风月,知我者庐山。
抚剑九州隘。
飞笔五湖乾。
采黄精,煮白石。
勘元关。
有时龙吟虎啸,沧海一丸丹。
俯仰百年宇宙,移换几番陵谷。
尘世只如闲。
长啸上天去,直赴紫薇班。
从黄石容履,一编书,曾佐汉王关。
甚殷勤佳约,茹芝人共,引鹤差鸾。
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闲。
说道赤松去,还在人间。
紫绶青春如许,是南辰尊宿,北斗天官。
问沙时早晚,喜色满长安。
传宣能勾凤诏,便玉除前面领仙班。
功名了,却茶烟琴月,慢慢东山。
吟发萧萧。
正古槎秋入,河汉银涛。
红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箫。
晋时言语,问何人、还肯逍遥。
知几度、落花啼鸟,乡歌犹在儿曹。
游帷旧时明月,照满庭空翠,剪剪春梢。
西山笑人底事,流浪宫袍。
江湖近日,说神仙、多在渔樵。
千古意,水沈香里,孤枫阴落重霄。
一规古蟾魄。
瞥过宣和几春色。
知那个、柳松花怯。
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龙章凤刻。
是如何、儿女消得。
便孤了、翠鸾何限,人更在天北。
磨灭。
古今难别。
幸相从、蓟门仙客。
萧然林下秋叶。
对云淡星疏,眉青影白。
佳人已倾国。
赢得痴铜旧画。
兴亡事,道人知否,见了也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