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其四》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其四》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白发陈雷旧,交情贵不渝。

诗笺留晓炬,书雁聚春芦。

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已孤。

江皋一襟泪,不复见夷吾。

(0)
注释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经变白。
陈雷: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姓名。
贵:珍贵。
不渝:不变,持久。
诗笺:写有诗文的纸张。
晓炬:破晓时分的烛光。
书雁:书信中的大雁,象征传递消息。
春芦:春天的芦苇,寓意生机与相聚。
忧国:关心国家大事。
言犹在:话语仿佛还在耳边。
知心:心意相通的朋友。
道已孤:道路孤独,无人理解。
江皋:江边的高地。
夷吾:指管仲,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此处可能借代知己。
翻译
满头白发的老朋友陈雷,我们的友情珍贵而不会改变。
清晨的诗笺上还留有烛火的痕迹,书信中的大雁聚集在春天的芦苇丛中。
忧虑国家的话语依然在耳边回响,但知心的朋友已经离去,只剩下我独自一人。
在江边,我满含泪水,再也见不到像夷吾那样的知己了。
鉴赏

此段落出自北宋时期的诗人李弥逊之手,体现了诗人对故旧挚友的怀念与哀愁。首句“白发陈雷旧”,通过形容头发如霜、往事如雷鸣,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易逝,带有一丝感慨。

接下来的“交情贵不渝”则传递出深厚的情谊难以磨灭之意。诗人通过“诗笺留晓炬,书雁聚春芦”,描绘了夜间秉烛写作、日间以雁传书的情景,显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不忘旧谊的心迹。

然而,“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已孤”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孤独。这里的“忧国”,虽未明说,但可见其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知心道已孤”,则表达了诗人感受到了理解者渐稀的悲凉。

最后,“江皋一襟泪, 不复见夷吾”中,“江皋”指的是水边的堤岸,而“一襟泪”形容泪如溪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与友情的无尽哀思。末句“不复见夷吾”,则是诗人表达了再也无法相见、共同追忆往事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诗人对友情的缅怀,也是一种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昭君辞

联雪隐天山,崩风荡河澳。朔障裂寒笳,冰原嘶代?。

(0)

山怀风兮谷吐泉,清潭邃兮远气宣。

符深情兮应遥心,促千里兮测云天。

(0)

四时诗

堇茹供春膳,粟浆充夏餐。

瓟酱调秋菜,白醝解冬寒。

(0)

右英吟·其一

三辔抗紫轩,倾云东林阿。

(0)

诗一十七首·其二歌

龟阙郁巍巍,墉台落月珠。

列坐九灵房,叩璈吟太无。

玉箫和我神,金醴释我忧。

(0)

女儿子·其一

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