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作帘帷翠作裀,随轩歌舞一时新。
未知醒者何如醉,且向樽前莫负春。
烟重柳梢寒蘸水,日高花径暖生尘。
自从三月芳菲后,误入桃源又几人。
红作帘帷翠作裀,随轩歌舞一时新。
未知醒者何如醉,且向樽前莫负春。
烟重柳梢寒蘸水,日高花径暖生尘。
自从三月芳菲后,误入桃源又几人。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园林中的美景与游园之人的欢愉。首句“红作帘帷翠作裀”以红绿两色比喻园林中的花朵与绿叶,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接着“随轩歌舞一时新”则描绘了游人在园中随着轩窗的移动而欣赏新景,享受着歌舞带来的乐趣。
“未知醒者何如醉,且向樽前莫负春”两句,诗人以酒喻春,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应把握当下,尽情欢乐。接下来“烟重柳梢寒蘸水,日高花径暖生尘”描绘了春日特有的景象:烟雾笼罩着柳梢,寒气沾湿了水面;太阳升高,花径上积聚的尘土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生动起来。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最后,“自从三月芳菲后,误入桃源又几人”以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香炉峰高天削出,湖面蒸云欲吞日。
列仙上凿炼丹台,高人下筑藏书室。
盘纡一道行者通,民居僧寺有无中。
斜阳影射樵斧白,疏星光杂渔灯红。
楼船风高殷箫鼓,去急不须人奋橹。
栖禽惊散苦无情,断林赖有苍烟补。
人间此景何处看,惨淡今从画中见。
小皴大染设色真,粉本徒令工作眩。
书画长留岁月过,怪来欧公悔无多。
南堂一赏到白发,快雨时晴纵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