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皇当极黄杨死,一寸霜皮生不起。
峄阳老干青铜根,玉叶排秋十三子。
郁华羿妃缓两辔,迟回二万八千二。
春秋九十短长匀,青红白黑上下均,千秋万岁奉明君。
嬴皇当极黄杨死,一寸霜皮生不起。
峄阳老干青铜根,玉叶排秋十三子。
郁华羿妃缓两辔,迟回二万八千二。
春秋九十短长匀,青红白黑上下均,千秋万岁奉明君。
这首明代诗人李德的《十二月乐章(其十三)闰月》描绘了一幅皇家气象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画面。首句“嬴皇当极黄杨死”,以秦始皇的时代为背景,象征着权力的更迭,黄杨的枯萎隐喻着旧时代的结束。接下来,“一寸霜皮生不起”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迁,霜皮不再生长,寓意着过去的痕迹难以再生。
“峄阳老干青铜根”中的峄阳老树,以其坚韧和古老象征历尽沧桑的国家根基,而“玉叶排秋十三子”则通过比喻,形容枝头的叶片如美玉般排列,数量恰好为十三,可能暗指闰月的特殊性,或是对皇家子孙繁多的寓意。
“郁华羿妃缓两辔,迟回二万八千二”运用神话传说,将美女嫦娥(羿妃)驾驭马车的场景与时间的流转相联系,二万八千二里的行程象征漫长的历史岁月。接下来的“春秋九十短长匀”描述了闰月带来的季节平衡,暗示着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最后两句“青红白黑上下均,千秋万岁奉明君”则是对皇帝的赞美,色彩的均匀分布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千秋万岁”则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皇权永续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为载体,寓言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皇家权威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戾戾风荡波,鳞鳞云出崿。
乘轺临安道,指景富春郭。
是节春已暮,遥涂寒尚薄。
升阳对人掩,倾润洒衣落。
解鞍憩危岭,倚剑望幽壑。
饥禽声固惨,哮虎势尤恶。
既暝入公署,息念坐尘阁。
俯思还浦鱼,仰忆回风鹤。
以之念乡县,临觞不能酌。
森玉筠林,涌金泉眼,际山千丈寒辉。
世间清境,冰鉴月来时。
我久纷华战胜,求五亩、鹤骨应肥。
青篷底,垂竿照影,都洗向来非。千畦。
收玉粒,糟邱刘阮,风味依稀。
卷万珠甘滑,一吸玻璃。
作个江村篱落,野梅炯、沙路无泥。
金銮客,悬流勇退,开径待君归。
八旬今又八,说尚齿,更谁尊。
况赐号司徒,跋封大国,荣及生存。
白麻制词新宠,算一家、四世被皇恩。
七十儿为内相,斑衣笑捧金尊。近闻迎驾到金门。
亲奉玉音温。问父子行年,康宁寿考,定省晨昏。
銮坡正须耆旧,道平时、致仕不宜论。
这种灵椿丹桂,天公偏养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