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其四》
《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其四》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争道头陀再应缘,那知南亩不陈鲜。

君看提起超情句,马得幡竿尾指天。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莹中南归衡阳的感慨与祝福。

首句“争道头陀再应缘”,以“头陀”这一佛教修行者的形象,隐喻莹中再次踏上旅途,仿佛在追求某种精神上的解脱或修行的继续。这里的“应缘”则暗示了命运的安排或是某种机缘巧合,使得莹中得以南归。

次句“那知南亩不陈鲜”,转而表达对自然界的感慨,似乎是在说,莹中归来时,南国的田野上,那些新鲜的景象,或许会让他感到惊喜或触动。这里“南亩”代指南方的农田,而“不陈鲜”则可能暗含着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或是对新事物的期待。

后两句“君看提起超情句,马得幡竿尾指天”,进一步深化了对莹中归来情景的想象。第一句“提起超情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莹中归来时,他的言语或行为可能会超越常情,展现出不同寻常的风采。第二句“马得幡竿尾指天”则是通过马儿追逐幡竿尾部直至触及天空的场景,来象征莹中归来时的喜悦、自由或某种精神上的飞跃。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和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对莹中归来充满期待和祝福的心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莹中南归的场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其精神境界提升的期许,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钜鹿公主歌辞·其三

钜鹿公主殷照女。皇帝陛下万几主。

(0)

秋风曲三首·其二

孀妇悲四时,况在秋闺内。

凄叶留晚蝉,虚庭吐寒菜。

(0)

渌水曲二首·其一

潺湲复皎洁,轻鲜自可悦。

横使有情禽,照影遂孤绝。

(0)

观海诗·其二

照本苟不昧,在昧理知莹。

忽乘搏角势,超腾送崖上。

(0)

曲水联句诗

春色明上巳,桃花落绕沟。

波回卮不进,纶下钩时留。

绛水时回岸,花觞转更周。

陈肴渡玉俎,垂饵下银钩。

回川入帐殿,列俎间芳洲。

汉艾凌波出,江枫拂岸游。

王生回水碓,蔡妪荡轻舟。

岸烛斜临水,波光上映楼。

(0)

入溆浦诗

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竹垂悬扫浪。

凫疑远避樯。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